原标题:危机事件:品牌发展之“痛”
本报记者崔丽
近些年来,一段时间,一些农产品品牌因为突发事件遭遇了各种危机,“问题奶粉”、“三聚氰胺”、“瘦肉精”这些前几年的品牌危机关键词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危机给当地政府、区域产业、农户、龙头企业、消费者几方都带来了短时间内无法弥补的伤害和损失,成为产业发展的“痛点”和必须解决的“难点”。
这些事发突然、传播迅速、影响恶劣的品牌危机是怎么发生的?梳理这些事件,可以发现种种原因,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两种,一是内因,二是外因。突发事件是品牌危机的导火索,品牌管理缺陷是根本原因。外因比如突发病害对养殖业带来打击,传言和谣言在互联网时代的放大效应,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导致销售不畅等。内因如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品牌主体不诚信,品牌扩张策略不当,营销失误等。
如今,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时效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消费者权利意识的觉醒与法律意识的提高等,都使各类危机的传播速度与传播范围大幅度增加。无论是其产品、服务出现问题还是受到其它原因的牵连发生危机,都意味着某些环节出了问题,这是绝对不能回避的,而危机公关只是在此前提下采取的挽救活动而已。任何品牌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危机来临时积极应对,变通处理,才能抵御危机的侵袭,巩固品牌实力。
危机当头,我们如何应对,以尽快挽回产业损失,挽回消费者信心呢?这类事件的发生和恐慌情绪的扩散,与缺少权威声音和正确的信息引导有关。一批问题农产品、一些个别的样本之所以被过度关注和夸大,原因就在于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和澄清,导致以讹传讹。很多事在专业人士看来是常识,但消费者对生产环节了解不足,因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无论是有益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拥有专业知识的人都有义务提供科学、准确的信息,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真相。比如草莓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比如公布抽检结果,农药、植保、质检方面的专家出面论证等。但如何把这样的声音快速通过更多、更便捷的渠道传递给消费者,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市场的发育来说还远远不够。千家万户小生产的状况普遍存在,在行业出现危机的时候,很难及时作出有效反应,迅速澄清事实。就拿草莓事件来说,单个的草莓种植户或者合作社,甚至一个农业企业,很难有精力、时间、金钱以及能力去合情合理地应对,这才造成危机公关的延时和无力。因此,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产业危机公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尤为必要。政府部门需要及时公布品牌农产品的生产、检测、销售等情况,让消费者不至于被小范围事件牵着走。行业组织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引导“城里人”下乡看看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了解农业。消费者与果农相互了解得多了,误解和谣传就会少了。
不同的危机处理方式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品牌危机一旦发生,我们就要遵循品牌危机处理规律,不论是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最迫切的任务是品牌主体要表明立场,通过传播媒介来阐明对于危机事件的基本态度,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坦诚地承认错误,虚心接受公众批评,并有积极的挽救或改进措施,达到政府和企业、农民和社会公众的沟通理解,化解彼此间的误解或敌意,再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品牌主体是否具有健康向上的经营理念和举措,是决定传播效应好坏的关键要素。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