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这本书,就是一个谜
2015-06-05 03:52:59
 

《良渚文化刻画符号》张炳火主编良渚博物院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报记者 顾学文

  2007年,中国最大史前城址——良渚古城,穿越千年尘封,在今人面前重现恢宏。

  建设如此规模的城市,完成如此复杂的社会分工,规定如此森严的社会等级,古人用什么来实现彼此的沟通?

  带着疑问,杭州城市学研究理事会余杭分会和良渚博物院的专家们,重新审视1936年良渚文化被发现以来那些在陶器、玉器上反复出现的神秘刻画符号。它们夹杂出现在规律性的纹饰中,似乎在表达着什么。

  历时四年,《良渚文化刻画符号》一书诞生。主编张炳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本800多页的厚书,是在展现一个千古之谜,引导人们去探索关于汉字与中华文化更深邃的命题。

  解放周末:为什么良渚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

  张炳火: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距今4000到5300年。《鶡冠子》中记载:“成鸠氏之国……兵强,世不可夺”。意思说,良渚文化集团武力强大,天下无敌。考古研究也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则显示出社会等级分化的加剧; 刻画在出土器物上的符号,疑似中国成熟文字的前奏。

  解放周末:这种疑似,使得今人对良渚文化刻画符号的研究变得很有意义。

  张炳火:是的。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良渚文化已经进入了文明时期,但良渚时期究竟有没有文字?古人留下的众多刻画符号,是否表达了某种含义?它与文字系统究竟有无渊源关系?乃至它是否就是文字的雏形?这些问题,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何天行早在发现之初就曾提出,后来郭沫若等人都予以了肯定。但长久以来,由于资料分散、真伪难辨,相关的研究工作一直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由此,我们萌生了收集散落在全国各地各个博物馆的良渚刻画符号,予以整理、分类、出版的念头,这可形成比较全面的基础性研究资料,方便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解放周末:书中一共收录了多少刻画符号?

  张炳火:图录正文共收入带有刻画符号的器物554件,刻画符号656个(组)。图录在编排顺序上按陶器篇、石器篇、玉器篇依次展开,并在主体部分陶器篇中依照象形符号、抽象符号、其他符号予以分类。

  解放周末:整理这些刻画符号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张炳火:有,而且是令人兴奋的发现。比如,书中收集的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石器上刻画符号,多个符号整齐、成组的出现,已突破了单个符号的孤立存在,很有可能已达到成词、成句的文字发展阶段。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这就是中国文字的前身,但它们确实具备了文字特有的表意功能。类似这样的刻画符号有很多,它们改变了我们以往认为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尚无成体系符号的认识。

  解放周末:一直以来,对于汉字起源的年代、地区和源流的讨论,异常激烈,其中不乏许多针锋相对的观点。

  张炳火:以往很多研究,往往是用“语言学眼光”来判断汉字的源头,把汉字起源的重点放在是否表音上,把汉字起源从无到有的整个过程的研究,简化为只是对文字定义的争论,从而忽视了原始文字和成熟文字体系在社会制度层面的连续性,割裂了前后发展的联系,看不到汉字产生的源头。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下定论说良渚刻画符号就是汉字的源头,而是在展现一个千古之谜,引导人们去探索关于汉字与中华文化更深邃的命题。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