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勇可风”牌匾仍保存完好。
钦州 记者走进钦北区板城镇六虾村,追寻当年村民抗日的足迹
大小碉堡20个 地道贯通一个村
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六虾村的旧房墙上,一个个小小的瞭望口,依然在坚守;残留的墙面上,几处弹痕让人触目心惊。村民说,那是70多年前“六虾抗日保卫战”留下的印记。
1939年冬,六虾村民自发组成抗日自卫队(后改名“抗日游击队”),由最初的30余名成员发展到100多名战士,在六虾村一带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先后打出了“火烧鸡德岭”、“夜袭小董马棚”、“那花岭伏击战”等以少胜多的战斗,保护了700多名村民的安全
探访 残垣犹在 弹痕依旧
5月30日,记者来到六虾村原自卫队副大队长韦明宣的旧宅中。旧宅边上,还立着日军纵火后被烧成炭黑的梁木,在屋子外墙的砖块上,还有坑坑洼洼的弹痕。韦明宣的孙媳妇黄有振说,木头立在旧的门槛上,都是日军火烧村庄后留下的遗迹,之所以保留至今,就是为了让后辈铭记这段前辈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抗争的历史。
那是1939年冬天,当时钦县(如今钦州市)板城镇六虾村,还是一个宁静的乡村。忽然,几声枪响划破宁静。村民韦信源称,当时刚刚听闻有日军从龙门港一带上来,但没想到才几天时间,便有日军在六虾村附近的那兰村出现。
据村民介绍,1940年1月左右,驻扎在当时小董镇那兰村(现板城镇)的日军经常骚扰六虾村、屯茂村一带村民,邻村甚至有村民被胁迫带路。六虾村村民养的耕牛、鸡鸭等常被日军强行抢走,有的妇女则直接被日军掳走。
当时参加淞沪会战负伤的韦国山回家休养,他便和村中的族老韦调元、韦明宣等,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参加自卫队。村里的有志青年见日军横行,纷纷加入保家卫国的行列,第一次便组织了30多人的队伍。很快,由韦调元任大队长、韦国山任军事指挥官的抗日自卫队自此诞生。
在韦国山的言传身教下,队员们苦练射击、投弹、刺杀、卧倒、冲锋等杀敌本领,大家拿起大刀、长矛、步枪训练;年轻新婚不久的女队员黎美珍学得非常认真,实弹射击获优秀,得到队长和教官的表扬。自此,自卫队的抗日行动,传遍板城附近村庄,大家都感到很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