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图说
■本报记者 陆绮雯
一连八根阳线,沪指上摸4986.50点,直逼5000点关口时,所有的股民都隐约觉得“风险高了,大盘可能会调整”。但没想到的是,昨天两市股指冲高回落,上演了一场急跌行情。沪指非但没有闯过5000点,反而重挫300余点,向下跌穿三个整数关口,最终收跌6.50%报于4620.27点;深成指收盘报于15912.95点,跌幅达到6.19%;创业板指数则下跌5.39%,报收于3432.98点。两市盘中逾2000只个股下跌,而且逾500只个股跌停。
巨震“轰”出历史天量,沪深两市24205.8亿元的成交总额,也再度刷新记录。不少股民联想到2007年标志性的“5·30”股市大跌行情,由于时间点上颇为接近,而且巧合的是那一日大跌沪指跌幅也是6.50%,仿佛历史重演。
大跌源于后市资金面吃紧?
昨天,最大的两则利空消息都是有关资金面。一是汇金年内首次减持四大行股份,金额达到35亿元;二是据传央行正进行1000亿元定向正回购,回收流动性。
5月26日晚间,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双双出现在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大宗交易平台的卖出席位上。上交所大宗交易平台数据显示,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卖出了2.8亿股建设银行,金额约为19.1亿元,该营业部席位同时卖出了3亿股工商银行,金额约为16.3亿元。该营业部是业内公认的QFII大本营。港交所公开信息披露予以证实:中央汇金在A股场内减持建行和工行,其建行持股比例由5.05%降至2.14%,工行持股比例由46%降至45.89%。
另一则关于央行近日进行定向正回购的利空传闻,昨天早上传出后,银行间债市现券收益率一度冲高,随后涨幅收窄。据此消息,央行近期向部分机构进行了定向正回购,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价格以市场利率定价,具体规模未知。央行定向正回购是否为紧缩流动性的信号?民生证券李奇霖认为,定向正回购是资金面宽松的结果,而非央行主动紧缩。
此外,下周又一批新股IPO来袭,也将增加市场的资金压力。其中就有备受市场关注的超级大盘股中国核电IPO。券商预计,本轮新股冻结资金将创8万亿元天量。
大跌次日反弹为大概率事件
除了后市资金面压力,此前八连阳积攒的获利盘也是昨天市场调整的因素之一。本周以来,不少股民做出了减仓甚至清仓的动作。不过,大多数股民仍坚定认为只要政策面不变,牛市格局不会变,5000点之前的调整是释放风险的过程,有利于后期大盘更稳健。这是一个技术关口,也是一个心理关口。
那么,大跌之后市场到底会怎么走?历史数据或能提供一些参考。
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9年间,沪指共出现了20次单日下跌超过6%的行情,但次日上涨概率为八成,大跌之后5个交易日以及后10个交易日收涨的概率也比较大。最典型的是1996年12月17日,当日沪指暴跌9.44%,次日沪指反弹幅度高达7.42%。2007年“5·30”大跌之后,次日沪指涨幅为1.4%。而2000年以来,沪指跌幅超5%的有28次,次日反弹的共21次,占比达到75%。最近一次跌幅超5%是今年1月19日,当日沪指下跌7.73%,次日反弹上涨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