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西安民间阿拉伯语培训班:“听得见”的丝绸之路
2015-05-25 10:30:17
 

  新华网西安5月25日电(记者郑昕 曹槟)西安回民坊的大学习巷,在唐代曾是大食国的伊斯兰传教士讲学布道、学习汉儒文化的场所。如今,在距离大学习巷不远的西安土车巷内,140多名学员正在这里高声朗读着阿拉伯语词汇。丝绸之路跨越千年,而在这相距不到800米的地方,丝路成了“听得见”“看得到”的文化。

  正在西安举行的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不少来自阿拉伯地区的代表团,成为丝博会国际化的一大亮点,记者借此探访了深居西安回民街的这所阿拉伯语“夜校”。陕西省翻译协会阿拉伯语专业委员会培训班,是陕西省仅有的一家纯粹民间力量开设的阿拉伯语学习场所,目前有140多人正在这里学习阿语课程。其中有回民坊的穆斯林青年,也有各行各业的汉族人,还有对阿语感兴趣的欧美人来此旁听。

  “开班至今已经19个月、7个学期了。”学校的负责人之一花田德说,根据学员们的学力、年龄等状况的不同,目前有不同层次的4个学习班每周分别上三个晚上。“按照教材,正常学习1年就可以完成,但我们是业余班,学员有研究生毕业也有中学毕业,要尽量照顾每个学员的程度,因此三年多才能基本掌握阿拉伯语的语法等内容。”

  学习班对学员不收取培训费用,目前每个月的运营开销在8000元左右,这还不算花田德老人把住宅的一整层改造为教室的场地费。“办学基本靠内部承担加上善心人士的捐款,毕竟这是一项公益事业,从长远讲,让现在的青年人多一门技艺。”阿拉伯语教师马志远说。

  作为培训班两名常驻教师的其中一位,在沙特阿拉伯进修过阿拉伯语的马志远,曾在浙江义乌一家与西亚北非国家有业务交往的贸易公司工作。“这段经历告诉我,打开这个市场必须先过语言关,掌握了这门语言,西安的回族青年就不必把视野局限在回民街的小吃摊,而是全世界。”

  阿拉伯语专业委员会主任白剑波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阿拉伯语在如今频繁的国际交流特别是中国向西开放过程中,将扮演更加重要地位。

  孙思苗是西安一家五星级酒店的宾客关系主管,据她介绍,近年来她接待过很多来自埃及、沙特阿拉伯等国来西安旅游和商务合作的代表团,身为回族但此前没有学过阿语的她,与宾客用英语交谈起来显得有些隔阂。“我在这个学习班也有一年多的时间,虽然语法变化还不是很精通,但可以和宾客简单地寒暄几句,就会更加亲切。”她说。

  与孙思苗不同,焦劼是土生土长的西安汉族小伙儿,不过工作的需要同样让他与阿拉伯语结缘。作为一家设计院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他曾多次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考察、交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是建设项目要和很多当地民众接触,会说当地语言是一个优势。现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交流越来越多,学习这门语言对我们‘走出去’很有帮助。”

  “大多数时候你不需要说得多么流利,稍微几句问候就能让穆斯林倍感亲切。”53岁的白博是西安清真大寺的讲解员,掌握英、日两门外语的他说,学习阿语后不仅能服务阿拉伯游客,也有助于了解伊斯兰文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中亚人、阿拉伯人在丝绸之路上不仅充当货物、商品转运的‘中介’,也借此保留下了沿线各个民族的文化。从这门语言留下的史料中,我们可以获取到丝路国家间上千年互通有无的资料。”

  “掌握一门语言,对青年未来的立业、创业是一个激励,文化的共同点也让不同背景的人们更加了解彼此。语言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希望以后这个培训班能有更多民族文化、饮食旅游等方面的交流。”马志远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