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慈善捐助应发自内心 道德不能绑架慈善
2015-05-23 03:42:20
 

去年,库克展示其收到的请求捐款的信件。

  新闻背景

  92岁的英国老太太奥利芙·库克做了一辈子慈善,却因不堪慈善机构无休止的索取,以及对人性的失望,选择了自杀。

  多年来,库克向多达27家慈善团体捐款。2013年年底,她因病做了手术,虽手术成功,但身体状况变差,且陷入财务困境,今年初停止捐款。但是,要求捐助的信件和电话有增无减。她的孙子凯文说:“他们对她纠缠不休,把她当成摇钱树。”

  李明波:这是一件令人唏嘘不已的事情。一个做了一辈子慈善事业的老太太,居然因各种慈善组织喋喋不休的逼捐而自杀,这是对人性多大的讽刺?

  王希怡:英国的慈善事业历史悠久,捐款文化深入民间。长期以来,为各种公益机构提供捐款已经成为英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英国,捐款或公益活动几乎无处不在:街头总是有人拿着捐款箱前行;餐馆、酒吧里也有各种慈善组织安置的捐款箱;报章杂志和街头广告上各种慈善捐款的账号和电话号码随处可见;每逢一些特大的灾难或特殊的纪念日,社会上还会有专项的募捐活动。

  赵海建: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一新闻时,我很感动。老人家无怨无悔地做了一辈子慈善,慈善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先抛开慈善组织的纠缠式募捐不说,老人家最终选择自杀,一部分原因是其无法继续捐款的无力感以及由此滋生的内疚感所致,难以让慈善组织如愿仿佛成了自己的错。在这一方面,老人家与那些以慈善为名谋利的所谓慈善机构在道德上形成了鲜明对比。

  社会道德束缚捐款人

  王希怡:其实,捐款也是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和社会态度的一种方式,同时也表达出愿意回报社会、帮助他人的愿望。在这样的社会文化里面,如果从来不在任何场合捐钱,会被认为背离社会主流文化。

  赵海建:慈善捐款其实体现的是道德的一种社会互助功能,就像你说的,它是个体理念的呈现,更多时候甚至是非功利性的。就像这位老人家,她从16岁就开始做慈善了,应该是出于纯粹的善心。当然,这种善举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比如,相信帮助的对象确实处于困难当中。就像这位老人家,她以前总是信任他人,认为做人应该诚实、相互尊重,但在最近遭遇一次受骗事件之后,她对这种信任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对自己80多年的慈善行为产生了怀疑。因此,信念坍塌也是促使其采取自杀行为的一个原因。

  李明波:这几天我在社交媒体上也看到一个类似的消息,一个商人几年前曾经捐款给了一个贫困大学生,帮他父亲治病。几年过去了,这位商人都已经淡忘了这笔捐款。忽然有一天,这位大学生主动联系他,表示自己找到了工作,要求偿还当年的借款。这位商人很感动,于是把这件事写在了社交媒体上。这样的正能量消息自然很快滚雪球似的传播开。然而后续的事情几乎让这位商人崩溃,因为这几天忽然有无数陌生人联系他,以各种理由要求借款。看到这样的事情,我真的是无力吐槽了。

  王希怡:我能理解有些慈善捐款者的心理状态。慈善活动也成为一种几乎无法避免的社交活动。比如说孩子学校或社区中心组织的募捐,如果你不参加,可能就会引起其他家长或邻居的一些看法,心理上可能不被认同甚至遭到排斥。这都能给当事人构成心理压力。

  李明波:说白了,这些人就是被道德绑架了。

  赵海建:社会道德具有一种约束和评判机制,这让个体很在乎来自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评价。但这里面有个度,很容易陷入道德绑架的困境。

  慈善被当成了生意

  王希怡:早在十二三世纪,英国就出现了500多家民间慈善机构。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慈善法》,确认了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规定了慈善组织的行为范畴。劝募在国际上是很通行的做法,英美等国的慈善机构会雇用大批职业劝募人,给个人发“劝募信”或者打“劝募电话”。换个角度看,职业劝募人就好比“慈善产品推销员”,本质上也算是一种推销。

  赵海建:客观上说,劝募行为本身无可厚非。正是通过大量的劝募行为,众多慈善机构才得以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也正是因为劝募行为的存在,社会个体拥有了参与慈善事业的渠道。不过,劝募行为应该尊重个体的意愿。

  王希怡:英国的公益机构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其中有大量的草根非营利组织,缺乏政府或财团的支持,筹资渠道也不如一些大型基金会那么广泛,因此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对于这些非营利组织来说,劝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甚至是关乎存续的生命线。然而,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赵海建:我一直以为英国的慈善事业很规范,但这次事件让我很惊讶。一些英国慈善团体在募捐时不仅死缠烂打,甚至专挑失忆的独居老人下手,实在让人不齿。有些慈善团体甚至与商业公司相互勾结,相互之间形成一条利益链,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对于慈善事业来说,基于信任的道德感召力一旦被腐蚀,其发展将变得举步维艰。其他国家的慈善机构都应该引以为戒。

  李明波:是啊,英国慈善事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前几年曾有一组调查数据显示,英国人对慈善事业的“信任”甚于政府事务,其次为教会,最后是政党。但是现在看,不少慈善组织都是把慈善事业当成了一门生意而已。甚至有英国的慈善组织会把自己的捐款人信息出售给其他慈善组织。


编辑:小微

来源 | 广州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