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做好企业“十三五”规划工作的思考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发展呈现分化趋势,重陷低迷风险较大;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同时,“十三五”规划是新一届党的中央领导集团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其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两个百年”目标能否实现,决定着我国能否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五年,也是我国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重要五年。“十三五”期间国际环境、国内体制环境和要素条件的变化,都对企业编制“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十三五”规划成为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种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国家陆续颁布了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军民融合战略国家战略,指出了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我国经济注入了强劲活力。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启动的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对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包括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改革作了安排和部署。企业的“十三五”规划就要“接天线”,认真学习领会国家经济政策,符合国家大的发展方向,不跑偏,不走弯路,顺势而为,借力发展,力争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要“接地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实事求是,量身定制,确保规划能实施,可操作。一份好的规划是建立在企业自身科学诊断基础上的客观描述,是企业的“自画像”,要写真,写实。同时,“大”与“小”的关系,还要求企业规划要顾大局,识大体,积极响应国家鼓励政策,坚定不移得走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摈弃只讲经济效益,不论资源、环境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二是要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是建立在对过去的审视,现在的分析基础上,形成的未来研判。规划要“抬头看路”,是战略方向指引,要想长远,谋全局,描绘未来发展蓝图。罗马非一日建成,罗马确由一砖一瓦建成。一份好的规划,不仅需要描绘出未来发展方向,更要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既要提出去哪里,又要回答怎么走,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一份有质量的规划,既要反映未来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布局、生产组织形式等的发展思路和变革方向,又要关注现时企业生产经营任务,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企业是以实现盈利为主要目标,要讲投入产出,规划不能好高骛远,不能空对空,打白条。
三是要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规划中的“虚”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讲规划中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战略描述,以及远景目标,规划期目标、保障措施等较为宏观的内容,另外是讲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无形资源。规划中的“实”则是指各项经营数据、安全环保指标、发展措施等实打实的微观聚焦,另外也指装备、生产物资等有形资源。一份高质量的规划必须虚实结合,不能脱离“实”去空谈,唱高调,只管形而上,“高大上”,不顾客观实际,搞文字形象工程。同时,规划也不能单讲“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单论资产,见物不见人。
四是要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规划,不是生拉硬拽、文字材料的堆砌,而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管理过程,应该走“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结合”的路线。“从上到下”是讲,规划是一把手工程,企业规划的发展方向和定位要由主要领导把关掌舵,体现最高决策层的思路和想法。“从下到上”是讲,规划制定过程应该是民主的,规划是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的成果。最高决策层掌握信息全面,经验丰富、眼界宽广,是规划的主要制定者,而基层一线最接近市场,直面竞争前沿,是推动规划落地的执行主体和动力源泉。只有充分调动两头的积极性,上下结合,才能制订出一份有生命力的规划。
总之,“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华丽转身的机遇期,也是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期,要求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科学的方法,处理好“大”与“小”、“远”与“近”、“虚”与“实”、“上”与“下”的关系,真正让规划编制过程成为上下联动的管理过程,凝心聚力共促发展的企业文化宣贯活动,让规划成为指导企业“十三五”期间的最高纲领和行动指南。
(新兴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郝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