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承载着布依苗乡儿女多年的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时期,龙里县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这五支彩笔,涂上温暖祥和的底色,为全县人民描绘出绚丽多彩的未来。
经济发展是根本
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社会。
经济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内容之一,以工业强县富民、城镇发展提质、高效农业创收、第三产业联动四大工程,积极开启经济转型提速,打造百亿元产业园区,推进“两高“经济带建设,抢抓临空经济区发展机遇,优先发展物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第三产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进位赶超良好势头。2014年,龙里县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增比进位中靠前,综合测评排名居黔南州经济强县之首。
“治国之实,本于财用”。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政治清明是保障
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社会。
龙里县召开政府职能部门民主评议工作会议,与会企业代表、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特派员通过不记名打分方式对全县78家政府职能部门和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企事业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
全面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步伐,夯实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制建设基础,保证群众依法享有基本民主政治权利,2014年“城乡社区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完善率”实现100%,大力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人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文化昌盛是灵魂
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全县开设固定道德讲堂229个、开讲近百场、近十万人接受道德讲堂洗礼,开展“宣传部长上讲堂”活动两百余次、受众10000余人次……让文化蕴含的精神价值引领风尚,建设精神世界的心灵“小康”。
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文化惠民扎实推进,文艺活动丰富多彩。举办被誉为“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最大创新点和亮点的多彩贵州“生态体育2014运动休闲节—龙里户外嘉年华活动”等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文化发展软实力显著增强。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座现代化的城市,不是高楼大厦的简单堆砌,不仅要有繁荣发达的经济基础,更需要现代文明作为精神内核来支撑。
社会公正是条件
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社会。
龙里县以改善民生为己任,着力于解决广大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基本需求。采取建设公租房、安置房,对旧房进行改建,货币补助等方式,更大程度满足群众对住房的不同需求,今年共计划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1265户,面积126500平方米,计划投资25300万元。
加快国省道、县乡村油路改造和农村客运村村通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加强住房和各类保障房建设,加快区域整体综合开发,完善城市、农村和工业园区道路网络……一项项抓实事、惠民生的举措,以破竹之势推进,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群众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群众享有民主、公平和法治。
生态良好是基础
要建成的小康社会,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没有良好生态环境就没有真正小康。龙里县在物质生活小康的同时,群众还应享有蓝天、绿水、青山和洁净的空气,以生态文明理念打造城镇,加快贵州双龙临空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城镇提质扩容。不断清除影响生态环境的产业,通过规范土地整治行为,加强耕地指标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连续开展两届“绿韵双龙”大型公益绿化活动,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沐与共享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小康家园。
“万物并生,天人合一”。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美丽龙里,实现布依苗乡永续发展。
一条新的时代之路已经铺就,一部新的历史篇章正在谱写。“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人民孜孜以求的“小安康乐”愿景在龙里即将全面成为现实。 (通讯员 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