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农机化让“桂北粮仓”更殷实 种粮大户有三盼
2015-05-15 16:20:27
 

  新华网南宁5月15日电(记者韦大甘、钟泉盛)春末夏初,素有“桂北粮仓”美誉的广西全州县春耕农忙已接近尾声。记者在全州县文桥镇圳头村看到:一片片水润的稻田已被秧苗染成嫩绿色;三名农机手娴熟地操作着高速插秧机,将秧苗整齐、快捷地直插到水田里。

  “多亏了插秧机的帮忙,现在我们插秧,小的地块每天能插20亩,大块的每小时就能插7亩的秧。”全州县文桥镇新生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伍新文手指着四周的稻田告诉记者:“你看,这周围几十亩的水田我们只安排了三位农机手,半天时间就能插完。”

  在合作社办公楼附近的一处生产基地,安放着水稻生产从浸种、催芽、育秧到谷子烘干等一系列水稻生产设施,一台大型旋耕机停放在不远处的空地上。

  伍新文告诉记者,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冬。经过近7年的发展,目前全社有社员1500余人,拥有近千台大大小小的育秧器、旋耕机、耕整机、抽水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农机设备。2014年,全社农机服务本地水稻生产10万亩。2013年1月,该社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我们深知机械化、规模化是水稻生产的必由之路。”伍新文介绍,合作社成立以来,他们添置的农机设备价值已近千万元。仅在今年,新增的12台高速插秧机就花费了近百万元。目前国家对农机的补贴有很多,例如一台洋马收割机的价格是16.8万元,其中国家就补贴5万元。

  国家补贴提升了合作社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全州县农机推广站站长杨正达告诉记者,从2000年开始,县农机推广站就开始引导当地农民购买联合收割机。目前,全州县仅收割机就拥有1300多台。为了帮助农民快速收回农机投资成本,县农机推广站利用各地水稻成熟期的时间差,组织农户到南宁、海南、湖南等地提供农机服务,大大提升了农机使用效率。

  文桥镇党委书记唐怀林说,一方面,当地农机服务社会化与土地流转相结合的有益探索,不仅将撂荒的农田重新利用起来,还能带动农民致富;另一方面,农机的广泛使用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如今全镇的6万人口当中,有近3万人在外务工。

  机械化、规模化水稻生产给种粮大户带来了可观的利润。“我流转了3000亩水田,2014年,除去人工、肥料、田租等成本,我每亩地还有近300元的利润,全年的净利润快接近百万元了呢。”伍新文乐呵呵地说。

  不过在带领群众赚到大把票子的同时,当地种粮大户认为,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谁来种田的问题。“别看我现在收入还可以,但因为种田太辛苦利润太薄,连我儿子都不愿跟我种田。我们都会慢慢老去,希望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意识到种粮也是一份体面、有尊严的职业,立志成为新型农民,只有这样,我们的粮食才会有保障。”伍新文说。

  其次是农业设备价格偏高。一台插秧机就要近10万元,一盏太阳能杀虫灯要近7000元,价格偏高,主要是因为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销量小。农民希望国家能加大对农业科技公司的扶持力度,农机领域的市场繁荣了,农民才能买到价格公道、质量更优的农机。

  再次是农业补贴问题。种植大户说,目前国家收购50公斤定购粮给予12元补贴,希望这部分补贴真正落实到种田人手上,而不是贴给已收获田租的不种田的土地承包户。如果国家让真正种田的人得到实惠,农民规模化种粮的积极性会更高。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