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见过建本吗,想来多数人会摇头。就像吴刚老师说的,建本善本多为大图书馆的镇馆之宝,往往秘不示人。别提外地人,就连原产地不知建本为何物的也大有人在。
建本雕版印刷技术已属历史,想要像复兴建盏文化一样发展成单一产业,这不现实。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古雕版难以保存至今,当地缺少能够多方位展示建本文化的物质载体。如何将几近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活起来,的确伤人脑筋。
当然,现今不乏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的范例,“朕知道了”胶带纸断货,“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卖疯,足以让人见识什么叫“小创意有大能量”。就建本文化保护传承而言,诸如搞传统制作体验,在版画拓展上下功夫,与朱子文化、文化旅游混搭,都是破题的好点子。不过,文创概念在今如过江之鲫,一天冒出一个,多数却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去年底参加一场学术年会,探讨的是“三坊七巷名人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许多学者建议在水榭戏台演闽剧,制售名人故事连环画册,运用声光电来加强情景互动效果……听起来耳熟吧?
去年在福州三中还有场“社区营造”讲座,当时对台湾陈茂祥教授“这是故事营销的年代”一语印象颇深。他提议发动老人用讲古宅故事的方式,提高大家保护古宅文化的责任意识。又说,一个好的文创文案包涵多个要素,即“一场戏,一本书,一颗朝圣的心;一个人,一件物,一篇感人的故事”,做好的前提是要“摸清家底”。
建本文化人无我有,想在宣传策略上避免同质化,要走的显然不只“最后一里路”。如何给文化行销讲个好故事,建阳人倒不必舍近求远,他们的老祖宗就是这方面的高手,明代出现书坊主干预创作的“熊大木现象”即为明证,此公编著、刻卖的《大宋中兴通俗演义》是后世《说岳全传》的底本。
自宋迄明600多年间,建阳刻书数量稳居全国之冠,必有其独到之处。书坊主当中有不少营销大师,如在排版上率先使用插图,建阳刻工是中国早期的版画大师。在刻书贩书过程中,又衍生出许多传奇故事:朱熹成了书商,其表侄祝穆促成中国已知最早的保护版权文件诞生,张榜告示于麻沙等地;清朝乾隆帝看到一些宋建本印有“勤有堂”这样的“广告品牌”,追问:“建宁府余氏子孙现是否尚习刊书之业?”
这些仅是已揭露的建本家底的冰山一角,其中蕴含的某些营销策略,与当前倡导的“卖书卖理念”“文创就是要把一切置入生活中”极为契合。今天如能沉下心来“摸清家底”,解开史上建本畅销的商业密钥,建本文化行销天下就能芝麻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