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乾羽
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的一名准毕业生孙梦涛,大学四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
尽管,会有苛刻的意见认为获得65个证书也未必真优秀,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如果这个毕业生是一个名校毕业生,65个证书将理所当然地为其赢得学霸称号。人们在65个证书前保持怀疑,本身就隐藏着一种学历歧视——一个不知名学校的学生,取得65个证书又有多少含金量?
名校崇拜、学历崇拜的思维,普遍存在于社会中、招聘中。即便没有新闻中这个极端的个案,这种现象都需要警惕和重视。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些招聘方是短视和偏见的。只看重学历,不看重努力和能力,岂不是一种忽视实际情况的现代版“刻舟求剑”?这样的道理,招聘单位未必不明白,他们当然知道这可能存在不公平;但是,他们依然愿意要名校和高学历的学生,即便这可能漏掉一些合适的人才,但这是他们愿意承受的结果。
首先是用人条件的攀比。用人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用人单位的地位和水平。既然,各个单位都争相聘用更高学历、更知名院校的大学生,自己为何要自降身价,降低人才招聘的资格和门槛?尤其是,一些高校科研单位,因为人才的学历与学校的评估有关,在用人条件上更是狮子大开口,不仅导致人才的浪费,也导致了用人标准的水涨船高。这种攀比是外在评估造成的。
另一个原因是,学校本来就被分为了三六九等。在本科段,学校不仅有本一、本二、本三的说法,而且还有211和985之分,并直接决定着高校的招生批次和财政投入状况。在这种格局下,好的学校必然越来越好:他们可以招到更高考分的考生,可以聘用更知名的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课题和项目,可以拥有更充裕的办学资金和条件。而那些没有挂上名的学校,难免会在竞争中全面败下阵来。
既然,学校已经被分出了高下,行政级别和财政投入都已经不同,社会在看待这些学校时,又如何能够一视同仁?结果只能是,招聘方会一口咬定没有歧视,但是其眼中却全是区别。因为,环境没有改变,学校仍有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