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润)昨日虽然是周末,位于洋桥附近的北京京剧院却比平时还热闹,院长带头亲自敞开大门欢迎戏迷观众们来参加北京京剧院举办的首次“剧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平日只有剧院职工出现的办公楼里,100名普通观众被分成了四组,分别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穿梭于剧院各个楼层,津津有味地轮流参观北京京剧院“京剧艺术传承展”、“职工之家”,观看青年演员们的武戏表演,参加迟小秋、杜镇杰、朱绍玉等艺术家的名家见面会……
记者跟随参观的人群,先来到北京京剧院的一层,这里是京剧艺术传承展,一位身穿黑色套装的姑娘一边带领着二十几位观众参观,一边给大家介绍。当她言简意赅、生动清楚地带大家参观完一圈,并送走最后一位意犹未尽的观众时,举着手腕上的手表向一旁的李恩杰院长汇报:“您让我把时间控制在25分钟,我一分钟也没超过,时间刚刚好。”旁边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此时正举着一张用四种颜色标注的流程图,用对讲机和另外一组的工作人员沟通,安排下面一组的参观行程。
记者来到三楼一厅,这里有二十多名观众正在倾听迟小秋、杜镇杰、朱绍玉三位京剧艺术家的艺术心得和体会,还通过大屏幕播放宣传片了解到北京京剧院近期推出的“新编剧目展演季”的四部大戏《风雨同仁堂》、《宋家姐妹》、《下鲁城》和《屈原》的情况。李恩杰院长告诉记者,这次来参加剧院公众日的100名观众,都是这次“新编剧目展演季”的购票观众,他们通过微博微信或者电话报名,然后被邀请到剧院参加活动。“虽然大家报名踊跃,但为了保证活动质量和水准,我们把人数控制在了100人。”让李院长特别高兴的是,“这次来参加活动的观众老幼皆有,年龄最大的70多岁,年龄最小的还有家长带来的几岁小朋友,而二十多岁的年轻观众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观众张晓辰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戏曲、曲艺爱好者,昨日刚刚被德云社录取成为“霄”字科的新学员,得了艺名“张霄白”,这次是因为买了北京京剧院《下鲁城》的戏票,又从微博上看到了消息,所以报名来参加“剧院开放日”活动的:“我平时就经常看北京京剧院的演出,跟剧院的好多演员方旭、谭正岩、窦晓璇都很熟,平时都有交流,还跟张馨月老师学过身段。我昨天在德云社考核的时候,唱了一段《洪洋洞》,郭德纲立刻问我:‘谁给你说过戏?’我告诉他是方旭的爱人徐莹给我指导过,郭老师直点头。”张霄白说自己虽然平时对北京京剧院挺熟悉的,但这样的剧院开放日活动还是第一次参加,而最让他感到新鲜的是“职工之家”:“虽然我之前就知道很多老艺术家对书画艺术很热爱,还在方旭家中见过杜镇杰、张建国老师的书法作品,但并不清楚演员平时是怎么练习的,这次在职工之家看到了。我觉得北京京剧院这种面向各个年龄段戏迷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大家零距离接触剧院的日常工作,再加上主创演员向大家介绍演出的幕后故事,对培养年轻戏迷很有帮助。”
李恩杰院长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艺术院团,无论是想体现社会价值还是实现经济效益,都离不开观众。如何让观众对我们更加熟悉,更加喜爱和支持我们?就要打破我们和观众之间的藩篱,与观众融在一起,就要把我们的大门打开,让观众进来,加强我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观众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也得了解观众的需求。今后我们还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开放活动,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北京京剧院,走进京剧艺术!这扇大门打开了,就不会再关上!”
本报记者 王润 J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