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5月9日电(记者许晓青 周文其)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等9日在沪联合纪念中国交响乐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音乐大师黄贻钧诞辰百年。一批珍贵手稿首次公开展出,其中包括《花好月圆》创作回忆手札、电影插曲《莫忘今宵》曲谱手稿等。
黄贻钧1915年出生于苏州,1995年去世。青年时期是上海工部局乐队首批中国演奏员之一。上世纪50年代,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位职业交响乐指挥家登台演出,担任上海交响乐团首任团长。他不仅带领上海交响乐团首演了丁善德作品《长征》、王云阶作品《抗日》等,同时也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指挥之一,他还代表中国执棒过苏联国交、柏林爱乐等名团,并留下《花好月圆》《良宵》《莫忘今宵》等民乐及电影音乐作品。
当年的德国《世界报》曾评论:在柏林爱乐乐团的指挥台上,第一次出现一位来自远东的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黄贻钧先生。他身材高大、精力充沛。他以稳健的指挥技巧和果敢坚定的动作,表现出一位真正音乐家的气概。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电影配乐的作曲家之一,黄贻钧的音乐遗产几乎贯穿了半部中国电影史。据上海交响乐团初步统计,从1935年他为电影《天伦》配乐到1987年为纪录片《蔡元培生平》作曲,黄贻钧作曲、配乐的电影至少有30多部,包括抗战时期的影片《孔夫子》等,及后来知名的《小城之春》《鸡毛信》等。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说,为筹备纪念黄老百年诞辰的活动,2014年上交意外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历史原声。
2015年,这批新发现的录音母带被送至德国进行修复,制作成具有纪念意义的黑胶唱片,于5月9日在上海首发。唱片收录曲目包括黄贻钧根据刘天华二胡名曲改编的同名弦乐合奏曲《良宵》等。
5月9日晚,黄贻钧的后继者——曹鹏、侯润宇、陈燮阳、余隆等四代上交指挥,在上交音乐厅接力指挥“黄贻钧百年原声黑胶唱片”中的曲目,以“上海之春”专场纪念音乐会的形式向大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