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静安区曹家渡街道鼓励社区团队向公益转型 37个“睦邻微公益”有下家
2015-05-09 03:44:12
 

曹家渡社区居民在“睦邻小舞台”上表演舞蹈。(资料)

  本报讯(记者 栾吟之)最近,静安区曹家渡街道发布37项居民区“睦邻微公益”项目,涉及为老服务、爱心义卖、绿色环保、环境美化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内容。这些项目都由社区群众自治团队认领。据介绍,曹家渡街道用了近3年的时间,培育出社区团队逾200支,并积极鼓励其从社区活动型团队向功能型团队、功能型团队向公益型团队转型。

  “睦邻之家”打破小循环

  曹家渡街道曾经对群众自治团队进行调研,116支团队中,活动型多、功能型少,老年人多、中青年少,获取资源自给自足多、外界支援少,交流方式内部自转多、对外互动少,功能发挥自我满足多、公益服务少。但事实上,这些团队成员大多性格开朗、善于和邻里相处,具备一定的公益性人格特征。

  如何让这些活跃分子在社区里发挥潜能?街道制定规划,逐步引导和推动团队发展,提高居民参与和服务的能力。为此,街道先对14个居民区活动室进行装修改造、功能升级,统一挂牌“睦邻之家”。

  有了“睦邻之家”后,居民区自治团队负责人联谊沙龙相继成立,同一个居民区不同类别的团队开始交流、沟通。四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毓华说,有了联谊沙龙,读书会的骨干老师给楼组长沙龙里的楼组长们上课,老伙伴志愿队则主动邀请其他团队一起做志愿活动,大家走出了“小循环”。

  天地大了,又出现了新的社区精神文化活动项目“睦邻小舞台”。通过“周周演、月月演”方式,让团队展示形象、寻找存在感。街道还出台“以奖代补”措施,为团队提供活动经费,以添置服装道具、改进设施设备、开展成员互助等。此外,在四和花园、高荣、武西等3个居民区出资建设“睦邻小广场”,借助微型场地开展团队特色文化活动、播放露天电影等。

  团队私事、公事打通投身公益

  仅仅一年,曹家渡的社区团队数量从116支发展到241支。团队也渐渐分成两种类型——活动型团队和功能型团队。前者以满足自我需求为主,包括文化艺术、健康保健、体育锻炼、理论学习、手工劳作等;后者以实现公共利益或满足他人需求为主,包括志愿者服务队、楼组长联谊沙龙等。

  街道有意识地把团队“私事”与社区的“公事”连起来,鼓励团队成员投身社区公益和志愿服务。前一阵子,叶庆社区的“睦邻之家”很热闹,阿姨们聚在一起编织绒线帽,起初是“编织达人”在赶制,渐渐又有新手加入。她们都是“叶庆编织队”队员,为了给社区高龄老人送温暖。团队负责人王新妹说,大家挑选最好的全毛毛线为老人编织手工制品。许多团队得知此事后,也找到居委会,纷纷要求用各自特长为有需要的人做些什么。

  如今,社区环保宣传、外来务工者关爱等都由社区团队接手。在此基础上,许多分散、独立的小团队整合成了互助、共享的大团队,一个个资源互换、人员互通、优势互补的平台自然生成。

  居民自筹也成公益资金渠道

  今年起,街道对社区团队各类项目进行整合,引导团队认领“睦邻微公益”项目。首批发布的37项居民区“睦邻微公益”项目包括:编织团队赠送或义卖手工成品,慰问社区老人;摄影团队为社区困难家庭、80岁以上老人及社区志愿者摄影,留住珍贵瞬间;环保团队将废弃布料制成环保袋,用以宣传环保理念;外来务工人员利用各自专长提供不同的志愿服务,增强社区融入感;群众自治团队组织居民,以楼组为单位,利用“睦邻小广场”开展文艺比赛等。

  有着3000多居民的沪中新苑小区,以前生活垃圾杂乱堆放。三和读书小组成员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居民未养成垃圾分类习惯,于是读书小组组长施聪蔚带领组员每天早晚两次坚持环保宣传,并与环卫部门一起设计小区专属的“生活垃圾绿色账号积分”,鼓励居民用分好的干、湿两个垃圾袋参与积分,换取相应的环保用品。

  除了社区团队之外,许多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居委会下属专委会和楼组等,也纷纷认领“睦邻微公益”项目。社区还募集公益资金,通过居民自筹、驻区单位及社会组织赞助、居委会拨款等形式,增加公益活动扶持力度。

  上海阿耳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