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牛栏猪舍变身记——浙江桐庐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2015-05-08 09:24:03
 

  新华网杭州5月8日电(记者何玲玲、黄筱)泥石外墙、低矮屋檐、坑洼泥地……乡村原本破旧不堪的牛栏猪舍,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感受复古情怀的茶室、咖啡厅;猪食槽、黄鳝笼、石磨盘、葫芦瓢……这些只能在农村老房子里看到的器物,转眼变为寄托乡愁的点缀。

  在浙江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美丽乡村建设把闲置多年的牛栏猪舍“变废为宝”,既保存了游客对农村乡愁的记忆,又注入了现代小资生活的时尚元素,成为独特的风景。

  “土得掉渣”与“文艺范儿”的碰撞

  牛栏咖啡、猪栏茶吧如今是桐庐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但三年前,要在土得掉渣的牛栏里开咖啡馆,乡亲们会把这看作笑话,“牛栏里乱糟糟的,怎么会有人愿意来这里喝咖啡?”

  谈起创意来源,江南镇党委副书记项芳农说,就是以一个游客的心态来考虑,城里人来农村旅游,最大的诉求就是感受原生态的风貌气息,“颓废萧条的牛栏猪舍也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咖啡是‘高大上’的洋玩意,两相碰撞,说不定能玩出点新花样。”

  认准“混搭”的点子后,镇政府引入一家旅游公司,租下了被村民遗弃多年的五间牛栏综合整治;又从县城请来一家知名连锁咖啡店的老板支招,咖啡师、杯子、碗盘全都从这家店“暂借”,开业“试水”看看市场反应。

  2013年“十一”黄金周,牛栏咖啡“一炮打响”,游客爆棚,“土得掉渣”与“文艺范儿”的碰撞得到市场认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俗与雅的结合满足了城里人对乡村旅游的消费需求。”项芳农说。

  点“石”成“金”,点点星火到燎原之势

  有了牛栏咖啡的先行探路,荻浦村的猪栏茶吧去年5月正式营业,还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

  与单体建筑结构的牛栏咖啡不同,猪栏茶吧坐落在农家院内,六间大小不一的猪栏错落有致地排列,郁郁葱葱的藤蔓植物爬满卵石堆砌的猪圈墙,每个猪栏还有个“萌萌哒”的名字:快乐猪、好运猪、幸福猪……竹编篮、猪食槽、木桶等就地取材的装饰品,增添了质朴的气息。

  茶吧老板申屠芳在杭州打拼多年,看到牛栏咖啡的成功,她决心回乡创业,把租下的14间猪栏改头换面,既保留原有的古朴氛围,又让环境充满小资情调。今年“五一”假期,茶吧游客络绎不绝,每天营业额超过一万元。申屠芳说,虽然开业仅一年时间,她的营业额已近80万元,预计两年可以收回成本。

  “牛栏猪舍的成功变身起到示范作用,改变了老百姓的观念,不少村民开始主动挖掘身边的商机。”荻浦村党委书记申屠永惠介绍,现在村里的特色民宿有20多家,正在向杭州的旅游公司推介;农家饭馆30多家,摊铺更是数不胜数。他指着路边一家冻米糖摊铺,“小摊看着不起眼,但它一年的营业额,保守估计也有30万元。”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环境红利大放异彩

  牛栏咖啡、猪栏茶吧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浙江连续十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系统工程版图下的产物,“最美县城”桐庐一直坚持依靠绿水青山致富,近年来老百姓深刻感受到环境红利带来的幸福感。

  2014年荻浦村和周边几个古村落联合申报,成为4A级的江南古村落风景区。在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荻浦迎客近6万人,景区总收入超过300万元。“乡村旅游让我们的钱袋子鼓起来,也提高了我们的环保意识。”申屠芳说。荻浦村的垃圾分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从美丽乡村延伸到美丽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项芳农认为,在美丽乡村的改造中,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文创概念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他介绍,荻浦村转型发展旅游,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长远规划,仅卫生环境整治就花了三年时间,文化内涵挖掘、古村落建筑保护等也同步进行。

  政府引导的目的是激发市场的活力,让更多民间资本能够融入,牛栏咖啡在乡镇设计策划成功后,由旅游公司承包经营,猪栏茶吧的开业以及后续在建的其他场所连点成面,把文化资源开发成为产业资源。

  此外,市场化的项目运作方式使不同项目间形成差异化的良性竞争。“以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为例,看似雷同,但各有千秋,都成了明星品牌。把零散的资源整合,组团做成集约化的产业带,达到共赢。”申屠永惠说。

  桐庐县委书记毛溪浩表示,城里人返璞归真去农村寻找乡愁,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赋予满足现代人需求的时代符号,文创概念是放大浙江美丽乡村溢出效应的“催化剂”。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