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生活与理想“和解”
快到毕业季了,最近身边有个朋友抱怨,选择工作比选择女朋友更难。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民营企业,收入高有诱惑,另一个是某高校的临时岗位,收入少但是兴趣所在。
团北京市委调查显示,61.7%非公企业的青年期望能到企事业机关单位中工作。一手是现实生活,一手是理想追求。可以推断,有的青年在当初选择非公企业时,也少不了同样的纠结与彷徨。
面对生活与理想,我们该如何平衡?80年代初,“潘晓讨论”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年轻人。在署名为潘晓的来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人生的看透,使我成了一个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我谴责这个庸俗的现实;另外一个方面,我又随波逐流。”其讨论的观点现在看来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青年要有理想主义,理想先行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与潘晓一样,在不少人的观念里,生活与理想总是“互斥”的,而如何选择,已经成为钟摆的两端——非此即彼。从小学到大学,主流的教育让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而不能只顾现实利益。而一旦进入社会,生活成本大、房价高、工资低……现实压力扑面而来,以至于年轻人不得不低头。于是,现实的生活成为第一选择,逐渐侵蚀着理想的实现。
可是,社会价值变得多元,现实生活与理想追求的选择,有时也会产生冲突。在云南鲁甸地震之后,一位河北的志愿者放弃工作,因为热心公益,只身来到灾区。他选择了理想,但也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认为辛苦培养起来的孩子,应该安安心心上班,做志愿者并不能“当饭吃”。这让他十分苦恼,感到生活和理想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为什么生活与理想总是无法实现“和解”,甚至会产生矛盾?正如手表定理一样,当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因为两只手表,价值尺度多了,反而找不到准确的时间。对于青年而言,标准多了后,反而阻碍了他们自我实现。
其实,互联网的普及也带来了个体化的时代,人类的生活以个体化的形式呈现出来,选择也更加自由了。许多问题的答案,无需采用传统的方法求解,可以回归到个体直接寻得答案。对于青年而言,走一条别人走过无数遍的路,还是自己选择起点,这并不是问题。正如一句话:选择你所爱,爱你所选择,反而是最优选择。生活与理想,不必偏执地选择一端,如果将两者对立,反而将自己禁锢。一旦这般“认真”,或许你就输了。
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这不是年轻人的自私,只要符合自己的偏好,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应当得到尊重。在当下,不能让他们过早背负太大压力,以致难以前行。选择本身无关生活与现实,也无关对与错。事实上,很多历史都不是刻意选择出来的,而是由那些看似不计后果,甚至是看似癫狂的年轻人所创造的,我们不必让年轻人过多纠结于生活与理想之间。毕竟,把选择交给他们自己,或许下一个乔布斯就会诞生。
对于年轻人而言,即便是蜗居在出租屋,也不影响他们看艺术展的心情;即便是在非公企业苦哈哈地干活,他们心情依然舒畅;即便是上班挤着公交地铁,他们保持着热情。如此,年轻人的生活与理想“和解”,至少可以避免类似阿Q的遗憾:把不奋斗的原因,归结于生活或者理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