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儿童中心。
妈妈戴上眼罩,孩子说口令让家长下台阶。
张女士在地热谷讲解地球板块构造。
文/图 广州日报记者霍泽凯
这周日就是母亲节了。常言道:“母爱如山”,母爱之伟大,常感人至深。有这么一些母亲,她们为了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教育,放弃原来的工作,转而从事教育行业,身体力行去践行自己所推崇的教育理念,也为自己的事业带来新的起点。然而,她们这条路走得顺利吗?真能达到原来预期的目的吗?她们对于教育本身,又会有自己什么独特的感受?
故事一:她为儿子办了一所学校
主角:邝女士
孩子年龄:大儿子8岁,小儿子2岁
目前身份:民办学校投资人
为让孩子获得更为个性化的教育,多数妈妈会为孩子寻找合适的民校,或自己办个培训机构。然而,邝女士却办了一所学校。
2007年,邝女士的大儿子出生。财务出身的她开始大量阅读教育类书籍。儿子1岁时,她开始物识幼儿园,觉得都不太满意,也想过自己办一家,但因为怕负太多的责任而作罢。后来,她送儿子上了一家相对满意的幼儿园,并为此搬了家。
儿子上幼儿园后,邝女士开始到孤儿院等地方做慈善活动,认识了一些家庭教育专家,开始对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儿子4岁时,她开始留意小学,同样对现在的各类学校都不满意。于是,她想到了办小学。
最开始时,身边所有人都大泼冷水。邝女士自己静下心来发现,在养育孩子的这几年里,原来自己最想做的是教育。在她的坚持之下,家里人也表示了支持。在办小学的过程中,邝女士也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
不过,办一家小学确实不容易。邝女士的投资是1.2亿元。以往,她管理家族企业的财务工作,平均每天两小时就能搞掂,现在,一天从早忙到晚。以往,她多数只会与熟悉的朋友交流,现在,她得与各种类型的人主动沟通。虽然也聘请了专家团队,但邝女士想真正了解教育,学习量非常大,有乐趣的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此外,由于教育理念与传统学校不同,合适的老师也非常难找。经筛选招聘回来的老师,还需要进行高强度密集的培训。
转型感言:
妈妈若要转型加入教育行业,不要抱着为孩子牺牲的思想。这样会把压力给了孩子,对孩子不公平,做这一行也难以持久。妈妈自己必须不断学习,了解自己,进而了解孩子。这次转型,其实自己真正要感谢的是儿子,是他们让妈妈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故事二
从公益到商业,她艰难突破心理障碍
主角:张女士
孩子年龄:7岁
目前身份:某培训机构负责人
每天从早忙到晚,压力是以前工作的7~8倍,大半年内瘦了12斤……从去年7月起,张女士正式从原来供职的媒体单位辞职,与朋友一起开办了她的游学培训机构。
张女士告诉记者,原来跳出媒体的原因是看到了公立教育的不足,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改变这个情况。“如果教育的土壤情况不良,让我们自己来施肥吧。不仅让自己的孩子得益,也影响老师和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孩子得益。”
不过,这种职业上的大转型,还是有不少的困难。“最难的是从做公益活动到商业活动时个人心态的转变,要突破很多的心理障碍。”张女士说,之前工作上做的都是免费活动,也在公益活动小小书房里做了4年的义工。现在要做商业活动,而且是非应试型的培训,告诉别人这东西好,但要收钱,那个说服工作实在太困难了。”
而张女士的游学亲子活动,的确也感动了一些孩子和家长。“有一次,我们做一个游戏,妈妈要戴上眼罩,由孩子领着她下楼梯。有个妈妈开始怎么也不肯戴眼罩,后来还是戴了眼罩。游戏结束后她非常感动。她说,原来我能依赖我的女儿。”
转型感言:
这次转型还是比较顺利的。之前4年义工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资源。也找到某大型培训机构的前高管一起合作。最近两三年,社会上教学上的分流多了很多,例如华德福、国学、国际课程班、家庭学校等,妈妈们如果有胆量,也可以积极尝试。
故事三
转型教亲子 回本也不易
主角:钟女士
孩子年龄:6岁
目前身份:独立亲子导师
现在每个月,钟女士都会开办一期亲子培训课程,学员8~10人,会安排连续三个周日上课。平时会维护学员微信群的热度,解答学员亲子方面的困难。虽然每个学员学费800元,但除去场地租赁、一个助理的工资,钟女士坦言,自己的收入并不高。如果要赚回自己考取亲子课程导师的数万元培训费,至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成为妈妈之前,钟女士从事贸易工作。孩子出生后,就当起了全职妈妈。随着孩子的长大,钟女士遇到了各种挑战,孩子常常不能按妈妈的意愿行事。她开始接触各种育儿理论,但似乎都不能长期有效。直到2012年,她接触了正面管教理论,发现这套课程非常有用,于是自己花了数万元参加讲师培训,并开始开班授课。
不过,当钟女士进行课程推广时,却发现十分困难。“主要是现在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更愿意让孩子去读兴趣班,交钱让别人去教自己的孩子,而不太愿意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如何教孩子。但孩子的问题,常常是父母的问题,只是太多的父母并不察觉。”钟女士说。
记者手记
育儿经验
也是事业资源
把生活的重心与事业的重心重叠,既能发展新的事业,又可更好地教育孩子。看上去多么美。然而,妈妈们转型中的艰辛,却往往是被旁人忽略的。课程推广困难,专业知识需要大量重新学习,这对转型的妈妈都会构成巨大的压力。就如张女士那样,大半年瘦了12斤就是一个明证。
虽然说,是孩子让妈妈发现了另一个自我,发现了自己的理想。但能让这样的事情真实地发生,背后还是伟大的母爱。妈妈为了孩子愿意忘我地付出,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成就了自我,也印证了那句话“育人育己”。
现在不少妈妈既想全心全意照顾年幼的孩子,但又怕若成为了全职妈妈,以后不知该如何重新融入社会,而往往左右为难。其实,几个故事主角的经历,或者也能给这些纠结的妈妈一个参考。用心培育孩子所获得的经验,也可以成为以后事业发展的资源。
转型感言:
现在有太多碎片的育儿资讯,零散不系统,家长们往往容易片面理解。如“无条件接纳孩子”,常常变成了骄纵。所以需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一两套方法。妈妈们若要为孩子转型,千万不能忘了初心。见到一些亲子讲师,孩子还很小,而她把周六周日,甚至工作日的晚上都排满了课,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