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5月4日电(记者王子辰)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今天,让我们来到中俄边陲小城绥芬河市,沿着70年前青春少女嘎丽娅的足迹,去追寻这位“和平天使”留在人间的不朽传奇。
丁香,绽放绥芬河
“为什么/太阳有光没有颜色/为什么/晴空有云没有欢乐/南北东西的街道啊/为何不是一条条河/丁香雨/放声地哭/自由地落……”
这是嘎丽娅16岁时创作的一支名为《丁香雨》的歌。杜别耶娃·嘎丽娜·瓦西里耶夫娜,爱称嘎丽娅,生于黑龙江省绥芬河一个中俄联姻的平民家庭。她的父亲张焕新祖籍山东,在绥芬河与她的母亲--一位端庄、朴实的俄罗斯姑娘菲涅一见钟情。
1928年,嘎丽娅出生。那一年是中国农历戊辰龙年。
在嘎丽娅唯一存世的一张黑白照片上,她站在大哥张国列身旁,长裙及膝,神色柔美。嘎丽娅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她在绥芬河俄侨协会组织的一次比赛中,与朋友丽达表演的二重唱《白色的刺槐花》声动四座,俄侨协会会长和绥芬河街长向她颁发了一等奖证书。
嫣红,定格于秋风
戴着自己亲手为她系上的红头巾,沉着镇定地步步远去……这是母亲菲涅脑海中女儿最后的背影。
1945年8月9日零时10分,158万苏联红军向盘踞在东北伪满洲国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绥芬河很快被苏联红军占领。8月10日,苏军对天长山发起三次强攻未果。苏军原计划用重炮轰击,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选择了劝降。
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找到一名通晓俄日双语的翻译深入敌营,传达苏军的和平诚意。曾接受过日文教育的17岁嘎丽娅临危受命。
多年后,绥芬河东北亚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云来费尽周折,在俄境内一个小村庄找到了苏联红军中尉菲多尔琴科的妻子,当年,正是她带着嘎丽娅上山劝降。从她的点滴回忆中,清晰勾勒出嘎丽娅一生中最后时刻。
当时,15名士兵与嘎丽娅一路举着白旗,向天长山日军阵地进发。“我们是来谈判的!不要开枪!”嘎丽娅手中握着一张纸,写着苏军提出的劝降条件——只要日军放下武器撤出阵地,军官、士兵、家眷都能得到公正人道的对待。
短暂的对峙后,日方突然提出要求,只允许嘎丽娅一人前往谈判。
敌营内,一名花季少女只身周旋;营外,人们焦灼期待。
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军营内突然传出激烈的争吵,随即便是一声枪响。日军冲出军营,向苏军发起了疯狂扫射。无奈之下,苏军的炮火淹没了天长山。
嘎丽娅自此不知所踪。她的家人、朋友、邻居,找遍了天长山的一草一木。最终,菲涅在天长山一棵不起眼的树上,发现女儿的红头巾瑟缩在清冷的秋风里。
嘎丽娅牺牲96小时后的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
天使,为和平神圣
在绥芬河市和平公园内一座纪念碑旁,时常见到一位老人的身影。他时而捡起纪念碑旁的垃圾,时而查看碑石的边边角角有无损坏。他叫孙伯言,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
“当地居民张焕新的中俄混血姑娘3次到北山劝降日军,英勇牺牲。”20世纪60年代一份公安档案里的寥寥二十几字,穿越数十年,吸引了孙伯言的目光。
为了让嘎丽娅的事迹被更多人了解,他作出了一个旁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决定:要为这位姑娘竖一座纪念碑。“这个中俄混血,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献出宝贵生命的姑娘,不就是中俄友谊的见证吗?”他说。
几经波折,孙伯言与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取得了联系,院长不仅同意由学院设计纪念碑,还帮助孙伯言牵线克里姆林宫。
2007年5月1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致信绥芬河市民,为纪念碑写下了这样一段题词:“我们的友谊就是互相理解、信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我们将铭记过去,展望未来。”
2009年10月8日,名为“友谊和平天使”的纪念碑落成。这是中国境内唯一由俄罗斯总统题词的纪念碑,也是象征中俄两国友谊、祈望世界和平的不朽杰作。
嘎丽娅站在象征要塞的花岗岩基座上,挥舞着头巾,在火焰化成的翅膀中向人们招手告别。这场景让人想起她凤凰涅槃般走向敌营的坚毅,更让人想到那场艰苦卓绝的反法西斯战争里,全世界人民以鲜血浇注而成的和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