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学雷锋”纪念日到了。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市民学雷锋意愿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学雷锋”,近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好心没好报”,近五成“怕被人误解,遭人非议”,近四成“怕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自身能力不足、时间不够、意愿欠缺等也影响到学雷锋、做好人好事。(3月4日《新闻晨报》)
上海超六成市民“怕惹事上身”不愿学雷锋,这种心态是值得重视的。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想到了这两年炒得很热的“扶不起”事件。我们也听到了不少人感慨,自己不是不想做好事,而是不敢做好事。言下之意,只要道德生态好了,做好事没有风险,就会放心大胆地做好人好事。
《荀子·劝学》中有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道德确实也存在“生态环境”的问题。可是,良好生态从来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果人人只是口头呼吁,没有择善而行,良好生态又从何而来?我们与良好道德生态之间,可能就隔着一个择善而行的距离。
所谓“做好事有风险”,存在着很大的虚构和夸大的成分。这些年来,媒体确实报道了一些“扶不起”案例,但在日常如水的生活中,相对于每天海量发生的好人好事、大量存在的“扶人”善举,所谓“扶不起”又有几例?在传播学中存在“坏消息感染症”,其典型甚至不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而是从来没被蛇咬过,只是看到草绳像蛇,从而吓得裹步不前。经济建设需要把握大逻辑,社会建设也需要把握大逻辑。以社会之广袤和复杂,所谓“扶不起”或许有之,但并没有任何大数据证明是主流,最多只是枝叶。
即便媒体报道的几例“做好事有风险”,也集中体现在“扶人”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年都未必碰到几次“扶人”机会。再说,现在的制度环境与技术进步,也一再挤压“道德讹诈”的空间。所谓“扶不起”,更多是“别人家的故事”。
更重要的是,学雷锋具有丰富内涵,不只是搀扶摔倒的老人,绝大多数的好事,做了并没有任何风险。对于一个心怀善念的人来说,学雷锋源于心灵的需要,已经成为一种工作生活方式,体现在方方面面。“京城活雷锋”孙茂芳讲过,“我干不了大事,但是愿意从小事做起”。所谓“小事”,是为孤寡老人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在家里设“救急床”,为来京看病的陌生人解决燃眉之急;每月拿自己的工资为老弱病残困“送温暖”……类似这样的事,具有风险性吗?孙茂芳所做的,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因此,别等道德生态好了才去学雷锋做好事,而是要通过学雷锋做好事去改变道德生态。当我们认可这是一份心灵事业时,需要的只是顺从自已的内心。“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说别人返还给我们什么,而是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做自己能做的事,做自己可以做的事,只要去做了就是学雷锋。学雷锋的人多了,良好道德生态自然形成了,即便连“扶不起”也会成为过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