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发誓不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的美国,如今兵陈波斯湾,摆出一副开打的架式。但是,人们万没有想到,伊朗的核计划从无到有,竟是美国一手促成。MIT(麻省理工学院)则是这一计划的第一所人才训练中心。这一骇人听闻的真相,最近被《波士顿环球报》爆出。
事情要追溯到30多年以前。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单方面宣布提高油价,阿拉伯集团进一步宣布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引起了第一次石油危机。到1974年,油价竟翻了四倍,举世恐慌,重创西方经济。吃到苦头的美国,拼命寻求解脱之道。这自然促使尼克松政府游说美国在波斯湾的朋友伊朗国王巴列维,劝他利用油价上涨所获得的红利,投资美国的核能技术。这样,全国的能源很快就可以全用核电力供应,省下来的石油可以用来出口。别忘了,那时美国人强调,石油早晚会用完的。趁着现在有钱,赶紧为未来的能源做准备。那年3月,也就是石油危机结束的月份,伊朗国王巴列维宣布将建设20个核反应堆,由此开始了一场核跃进。5月,美国核能委员会主席Dixy Lee Ray女士访问德黑兰,提供全力帮助,清除一切障碍。几个月后,伊朗国王巴列维向MIT发出请求,要在来年送大批伊朗学生进入该校的核工程系。这等于一夜之间把该系的研究生课程扩张将近一倍。为此,伊朗政府给MIT提供50多万美元雇用教授和改善教学设施。
此举立即在MIT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学生通过公决反对这一计划。著名的左派人士Noam Chomsky称这等于把核工程系出租给了伊朗,以换得一笔不清不楚的钱。但是,这一切难挡两国政府的既定方针。虽然伊朗政府和MIT达成协议时已经过了正常的录取时间,但MIT派Kent Hansen教授亲自飞到德黑兰选拔学生。1975年夏天,第一批伊朗学生到达MIT。可是,人们万没想到,四年后,巴列维国王的政权在霍梅尼革命中倒台。这些伊朗学生一下子进退两难。有的留在了美国,有的则选择了回去。《波士顿环球报》对38名伊朗学生中的28名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至少有三名学生把自己的整个职业生涯投入到了伊朗的核计划之中。其中一位叫Mansour Haj Azim的学生,目前是这一核计划的领袖。当然,还有2/3的学生留在了美国,一些服务于美国核管理委员会和美国军工业。另外,有一位在美国死于车祸,还有一位回国后因参与反政府活动被处死。
这些学生在MIT的日子并不容易。1975年秋季一开学,核工程课堂上小一半的面孔成了伊朗人。MIT是个百里挑一的地方。他们一下子拥进来,别人当然不服气,觉得他们是靠钱买的位置。况且,匆忙选拔出来的学生,在学术、文化和语言上都很难适应。有6个学生马上转到了商学院。有一位第一学期以后就辍学了。不过,另外也有许多学生出奇地用功,出奇地优秀。他们和美国学生也迅速交往起来。同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不管多忙,也要乘地铁去清真寺祈祷。到了1977年,这一课程已经出现危机。MIT每年送给伊朗政府几十万美元的账单,伊朗政府在国内的种种压力下不情愿付账。不过,有几十位伊朗学生先后在MIT受训。到1979年伊朗革命时,仍然有十几位滞留。
Mohammad Moghimi是当时的学生之一,现在在波士顿地区一所社区学院教书。当伊朗革命爆发时,第一批学生已经回国了,他是其中之一。他在伊朗核能组织工作了一段时间,看到政府浪费了大量的钱从事毫无意义的研究。后来他感觉国内形势不稳,就申请回MIT读博士。就在他从美国使馆拿到签证的两天后,使馆就被极端主义学生占领,使馆人员成了人质。那些回国的人,在伊朗革命后都收到了新政府的信,说他们是前国王西化政策的产物,他们的服务已经不再为国家所需要。一句话,在MIT熬的那么多夜算是白熬了。承建核设施的美国公司撤退了。美国政府禁止向伊朗出口一切核设备。更糟的是,两伊战争随即爆发,最先建的还未完工的核设施立即被伊拉克军队炸毁。
不过,几乎与此同时,伊朗意识到了核武器的价值。这几名“海归”马上受到重用。同时,伊朗政府迅速和其他在美国的学生联系,提出种种优惠条件让他们回国效力。Ali-Akbar Salehi,一位没有参加过这个核工程班里的MIT的博士,代表伊朗政府和许多从该课程毕业的学生联系。直到如今,仍然搞不清究竟有多少人回去了。到了199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个报告公布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计划,并锁定前面提到的Mansour Haj Azim为该计划的负责人。
此一调查的公布,使人们对美国的国际角色有了重新审查的机会。当年美国在阿富汗组织穆斯林战士抗击苏联入侵,不惜工本,结果制造了拉丹和他的恐怖主义大本营。这个MIT计划,则为另一场灾难埋下了伏笔。如今更有论者指出,现在美军在伊拉克训练伊拉克政府军,这些受训者反恐并不卖力,但学会了军事技能,许多日后还会成为美国最可怕的敌人。(作者系旅美学者)
(来源:南方报业集团 作者:薛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