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号舰——中国第二代新型导弹驱逐舰

[ 2006-04-05 14:06 ]

 

环球在线消息:世界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导弹驱逐舰是否进入先进行列,最主要标志有三点:一要有防空导弹:二要有舰载反潜直升机;三要有燃气轮机。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就是以此为新起点建造的。代号为052型,首制舰舷号112号。服役后已经远航太平洋、印度洋,访问过许多国家,证明国产新型导弹驱逐舰性能更加优良,比第一代驱逐舰,战斗力提高了数倍。被人们誉为“中华第一舰”。

·一个不简单的人

20世纪8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科学技术飞速进步。当年封锁中国的西方世界,看上中国这个大市场,一个长期封闭的围墙开始倒塌。在这种形势下,人民海军现代化建设走上新的航程,开始研制中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第二代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是何人呢?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潘镜芙,中等身材,戴着金框眼镜,见人乐呵呵一脸笑容,开阔的眉宇,精明的眼睛,就能看出他是个欢喜创新,不落旧套的知识份子。为了中国的导弹驱逐舰,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他耗费了30年的心血。

60年代初他就主持国产火炮护卫舰电气部分的设计,当时国内所有舰船上使用的都是直流电,而岸上使用的是交流电,军舰一靠码头就要接岸电,要使用专门设备先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才能照明,一旦接错,电器设备就会烧毁,给军舰带来很大麻烦。潘镜芙打破常规,勇于创新,第一个提出护卫舰上使用交流电。当时许多人对他说:“你这样风险太大,把握性太小了,走老路保险!”潘镜芙笑笑,认定的路走到底,他成功了,他为其他舰船采用交流电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60年代后期,我国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开始设计,潘镜芙也是设计负责人之一。在此之前,国内当时的军舰上,所有武备都是单个装舰,互不联系,靠指挥员的口令来人工合成作战系统,综合作战能力差,快速反应能力差。潘镜芙又打破这个老传统。决心将全舰所有武器有机结合,形成系统。他日思梦想,大胆探索,他终于率先在国内解决舰载武器按系统装备舰艇的技术问题,为武器按系统进行研制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为指挥自动化、快速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打下了基础。

80年代,潘镜芙开始担任051改进型的总设计师兼作战系统总设计师。他研究了国外许多舰艇作战系统,吸收了国内最新电子科学成果,首次将舰上各种武器和电子战装备组成有机联系的作战系统,使舰的总体、系统、设备有机协调,做到早期预警、即时判断、集中指挥,分散控制,软硬武器综合使用,大幅度提高了作战自动化程度和快速反应能力,被外国同行称为“中国第一个全武器系统专家”。

80年代中期,潘镜芙担任了我国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总设计师.他像蜜蜂一样在百花丛中采集花粉,通过自己消化酿成了蜜。他认真总结第一代设计中的教训,按系统工程观点进行择优设计,大胆采用国内最新科研成果,建立了陆上试验场,所有新设备在陆上试验合格后才能上舰。他重视武器系统的对接调试,每次都亲自主持,解决了大量技术难题。

052型导弹驱逐舰电子设备众多,各种天线林立,如何使舰上的电子设备不互相干扰,达到协调相容,这是潘镜芙最关注的问题。他不能忘记马岛英阿海战的那个场面:英国海军驱逐舰“谢菲尔德号”是防空型的驱逐舰,装有先进的“海麻雀”、“海标枪”对空导弹,还有密集阵弹炮结合装置,可是它偏偏被阿根廷空军的“飞鱼”号导弹击沉了。什么原因呢?就是电磁相容性没有解决好。卫星通信时,雷达就不能开机,一开机就干扰通信。那天“谢菲尔德”号就是担任编队给英国伦敦进行卫星通信的中转,舰长命令雷达关机。阿根廷的飞机抓住了“电子眼”关闭的有利时刻,发射了两枚“飞鱼”导弹,结果把“谢菲尔德”号击沉了。

中国052型新一代导弹驱逐舰,也要装备卫星通信,这在我国水面战斗舰艇上是第一次,因此潘镜芙格外重视,要全力以赴攻破这个互相干扰的难题。

装舰后第一次调试,发现雷达和卫星通信互相干扰十分严重。潘镜芙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他每天晚上翻阅专业书籍,在书的百花园中采粉,一定要攻下电磁相容性的难题。他又带领一个小组寻找干扰源原因和途径,提出改进的措施。当时正值酷热的夏天,60岁的潘镜芙奔波在上海、南京、石家庄,整天一身汗水的观察试验结果。但几次海上联调总是不理想,有人认为英国人都解决不了,中国人能行吗?潘院士认定要做成的事,十匹烈马也拖不回头。他组织攻关小组,亲自参加,分析抗干扰效果不佳的各种可能原因,把它排成队,然后一条条一点点进行测试,终于在数百条的可疑原因中,发现了新的干扰源。潘镜芙对这重大发现兴奋得笑着说:“我们抓住暗藏间谍,这下有办法对付了!”经过几天的研究,作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再次进行调试,干扰源消失了,卫星通信和雷达同时开机,攻克了互不干扰这一难题。

1988年国防科工委授予他“突出贡献荣誉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这个精心绘制中国两代导弹驱逐舰的专家,很快成为记者们注目追踪的神秘人物。  1996~1997年版的《简氏战舰年鉴》中有这么一句评论中国新型驱逐舰的文字:这是给人深刻印象的一条舰,在他们刻苦的追求下,作战能力是跨前了一大步。

在第一代研制驱逐舰的时候,没有明确的总设计师和系统设计师,各种装备都是按照自己需要来考虑,对整个系统不瞭解,因此争地盘、争位置的情况时有出现。就拿桅杆上的天线来说吧,各种雷达,通信、航海装备都争着要占领最高位置,提高自己装备的性能。可是舰上桅杆高度和承受的重量是有限制的,不可能都占最好位置。在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的研制过程中,舰有总设计师,10多个系统各有总设计师,这就把住了不是争个体的性能最佳,而是创系统组合的最优最佳,突出了系统在舰上的作用。总设计师对各系统如何联合成最佳整体进行科学选择,解决那些影响战斗力、生存力的关键问题。这就保证了第二代导弹驱逐舰综合性能兼优。

第二代导弹驱逐舰诞生的年代跟第一代051不同,改革开放带来了一些有利条件,设计方针就尽可能采用国内外的新技术成果,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10多个系统中,引进了几个,大多数是国产的。而且几个引进的项目也是为了更好的国产。


Page: 12

 

一周新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