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2日电 滴滴出行昨日公布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日订单突破1000万,成为国内仅次于淘宝的第二大交易平台。据悉,这是滴滴抛出“潮汐战略”后在大数据领域交出的首份成绩单,奠定了在出行大数据领域的霸主地位。
日订单突破1000万,折算下来每秒完成115个订单,这数字相当惊人,相当于整个北美移动出行市场日订单的8倍,更相当于2016年春运期间中国铁路路网系统一天最高的旅客发送量,也大约接近全世界最繁忙的东京地铁一天的客运量。滴滴在2015年全年订单总量达到14.3亿,这一数字相当于美国2015年所有出租车订单量(约8亿)的近两倍,超越了Uber在去年圣诞节实现的五年累计的10亿订单数。
这巨大订单量背后实则体现的是滴滴出行超强的大数据计算能力。比如,如何将信息推送给最适合区域内的司机、谁优先获得订单,如何给乘客和司机补贴等等策略,都是要靠大数据的支持。
滴滴大数据的小伙伴透露,滴滴根据成交率和应答率来进行智能激励,以此增加了用户叫车意愿,而通过大数据计算,则让订单匹配更加智能,实现了智能派单。比如以前司机需要开3公里才能接到1个客人,但现在可能0.5公里就能接到客人,节省时间的同时,每天订单成交量也得到增加。
具体如何计算,据说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算法,就像谷歌的阿尔法狗,通过深度学习来打造人工智能,滴滴的这套算法也是通过建立模型参数不停学习,然后实现智能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出行在大数据领域如今排到全球第一不是偶然,其实一直以来滴滴出行CEO程维都高度重视,去年他首次提出了“潮汐战略”,即整合社会上的专业运力和零散运力,并通过分档运营手段,来灵活满足高峰期低谷期不同时段的民众出行需求。此外,2015年5月,滴滴出行成立了机器学习研究院,定位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大数据挖掘方面。
出行大数据的意义不只是针对公司和用户,其实对社会的意义更大,将改善交通拥堵、促进绿色环保,甚至能帮助制定交通策略等。对滴滴出行而言,挖掘出行数据所收获的价值如今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