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3月19日电 (记者 张一凡 郑巧)两岸高等教育论坛19日在台北举行。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海峡两岸招生服务中心及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海基会和大学院校招收大陆地区学生联合招生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台湾自2011年采认大陆高校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来台就读学位,开启了两岸教育交流的新篇章;随着第一批大陆来台就学硕博士生及本科生完成学位,两岸教育交流初见成果。
据了解,目前大陆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和辽宁共8个省、市提供了教育交流试点。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处长吴娟介绍,目前台湾在大陆攻读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有10536名,分布在以上8个省市的222所大学中;大陆在台湾攻读大学本科及本科以上学位的学生共7812名,主要集中在台湾北部城市。
为纪念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成立20周年,该会主办此次两岸高等教育论坛。论坛分三个主题,邀请了台生与陆生代表,分别就“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两岸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两岸毕业生就业”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发言者的亲身经历让现场时不时迸发出笑声、掌声。
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读硕士的林心怡表示,选择在医学领域里学习,虽然目前学历得不到台湾采认,依然不后悔。“医者,面对的都是病患,不会因为地域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在大陆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再回到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攻读硕士的陈品儒被追问“为什么回来?”,她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只有接触才能消弥偏见和误读。我就是回来告诉大家,我这个专业领域的教材大陆与台湾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台湾会更多引用原著,而大陆运用原著译稿相对多一点。”目前,台湾就业时也不采认大陆心理学学历。
就读于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的硕士生杨阳在读书期间,与本地同学共同创办了创业募资训练营。在台湾的公司里,他不能获得任何报酬,但创新的思路让这个团队很快得到了投资。今年7月面临就业,杨阳自信满满:“如果不能让我在台湾注册公司,我可以率领团队到大陆创业。”去年成立的训练营仅10个人,第一年就盈利100万元新台币,今年目标1000万元新台币,“我想,谁都不愿这笔税款流失。”
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赵灵山在论坛上引用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或许正是两岸学子的期待:“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