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清华年度最大规模招聘会昨举行 津冀工作受欢迎
2016-03-18 15:34:00
 

清华年度最大规模招聘会昨举行津冀工作受欢迎

清华年度最大规模招聘会昨举行

  奔着一体化 津冀工作受欢迎

  昨天下午,清华大学举行了今年规模最大的一场校园招聘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区的近260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3万多个职位吸引了来自清华校内外的近7000名毕业生。记者注意到,受留京政策趋紧和京津冀一体化的影响,不少天津、河北的用人单位纷纷受到毕业生的青睐。

  昨天下午2点,在清华综合体育馆的南门,身穿正装、手持简历等待入场的毕业生们已经排起了长队。在17℃的气温下,不少人的额头都沁出了汗珠。有的毕业生还在抓紧整理自己的简历,“有的涉外企业需要准备中英文简历,如果是应聘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文简历就足够了。”来自清华人文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对记者说。

  在体育馆内,记者注意到,受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影响,不少来自天津、河北的用人单位受到了毕业生的青睐。此次参加招聘的河北、天津单位中既有企业,也有如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科技大学这样的事业单位。在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展位前,排队应聘的毕业生几乎阻塞了整条展位通道;中国民航大学招聘教师岗位的学位起点就是硕士,大部分需要博士学位,即使这样,招聘会开始后不到一个小时,工作人员面前的简历已经叠起了一座小山。

  一位应聘民航大学的学生告诉记者,自己原本是想留在北京的,但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去天津发展,“北京户口紧张,生活压力也大,相比天津就要小得多。而且现在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了,天津和北京联系更紧密,有公交化京津城际铁路,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和北京的朋友聚会,都非常方便。”他说。记者注意到,不少河北、天津的用人单位也对应聘者开出了丰厚的待遇,包括解决住宿、提供高额奖金等。一位毕业生透露,拟录用他的天津单位开出的年薪超过了10万元,“这个毕业生的起薪水平,在北京都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记者了解到,除了在京津冀地区求职,不少学生也选择了回家乡发展。来自四川绵阳北川县的王佳明在汶川地震时救出多位师生,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称号。今年从清华硕士毕业的他将回到家乡绵阳,从基层选调生干起。曾经给总理写信的清华创客毕滢则选择了在创客教育研发、创客空间建设等领域进行自主创业。

  清华大学有关老师介绍,今年该校拟参加就业的毕业生约4000人,其中本科生约700人,研究生约3300人。截至目前,超过七成毕业生已经签约,预计今年该校将有超过五成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去京外就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影响下,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有望首次超过百人。本报记者 张航 文并摄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