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牛津研究报告:中国劳动力成本仅比美国低4%
2016-03-18 05:35:00
 

  如果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比美国便宜4%,你会相信吗?不过,牛津经济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就给出了这样的数据。这份报告分别将美国2003年、2012年和2016年的劳动力成本设定为基准值,可以发现2003年时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为美国的四成左右,但2012年时就已经接近美国的成本。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仅比美国便宜4%。

  牛津经济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预计仅比美国便宜4%。数据显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2012年时就已经接近美国的成本。对于此数据,有分析师指出,让中国企业感到人工成本偏高的原因并不在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得快还是慢,而是在于中国的工资增长已经大幅超过了生产力的增长,而强劲的生产力帮助美国有效地拉低了劳动力的单位成本,即与员工产出对应的工资。

  日本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70%-80%

  报告还列举了其他多个国家的情况,其中预计奥地利、德国、瑞典的劳动力成本都将是美国的两倍甚至更多。而与中国相比,日本、墨西哥、印度的劳动力成本都要更低,其中印度劳动力成本仅为中国的三成多,日本也仅为中国的百分之七八十。

  这份报告的数据引发了很大争议,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真的那么高吗?其实,类似的调查报告去年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也曾发布过,其中称“如今在美国平均花1美元生产的东西,在中国需要花费96美分”。报告称,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在过去10年增加了两倍,从2004年的4.35美元/每小时增加到去年的大约12.47美元/每小时。而在美国,按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从2004年至今增长了不到30%,达到22.32美元/每小时。因此报告认为,中国上涨的人工和能源成本正在降低其制造业的竞争力。波士顿咨询公司还称,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纺纱业在中国的成本甚至比在美国高出30%。但事实上,无论是从中国工人的实际收入还是购买力来看,都远达不到这种水平。

  换成小时工资中国工人“便宜”得多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国内人士对这些统计数据的权威性提出了质疑,其中不乏设立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管理人士。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2012年的用工成本仅比中国高三分之一左右,而预计2016年日本用工成本大幅下降到反而比中国还要低。对此,有日资家电企业人士昨天向北青报记者算账称,目前他们中国工厂的工人平均工资在每月4000元左右,即便加上社保等成本,平均也就在5000多元。“但如果把这种劳动量放在日本,每月人工成本是不可能低于16000元人民币的。”另一位美资企业人士也表示,美国工人的劳动力成本也至少要比中国高两倍以上,不可能只有中国的水平。

  前述日资企业人士分析称,这份统计中日本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下降应该是基于日元对美元贬值的影响,因为整份图表都是以美元计算。但是无论对于2012年日本用工成本仅比中国高三分之一还是预计今年日本用工成本低于中国的说法“肯定都不准确”。他认为,无论日本还是其他发达国家,单纯从用工成本比较,目前中国仅是它们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一名广东某电子企业的会计师昨天则表示,“这项数据的算法可能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不一样,如果把中国工人的月均收入与其他国家工人相比,可能会出现差距明显缩小的趋势。但是要知道,目前中国工人的月平均工作时间是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有的多一倍都不止,要折合成小时用工成本就会大不一样了!”此外他分析,中国的用工成本近年来确实在快速增长,这从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就能够看出。同时由于人民币近十几年来的快速升值,更加大了中国用工成本在国家间相比的增速。“简单说,就是本身用工成本的增幅加上汇率升值的增幅,统计中把这些都混为一谈了。”

  中国工人工资涨了 生产力与美国比还差很多

  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甚至让企业难以承受的声音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近年来则更多。不过中国劳动力成本究竟涨了多少,根据不同行业,结果也不尽相同。有数据显示,近5年东莞的电子制造厂劳动力成本至少上涨了30%。而以中国的棉纺织行业为例,中棉行协近5年连续跟踪了近百家行业大中型企业,那么5年间企业用工成本到底上涨了多少呢?数据显示,近5年间这些企业的职工人均工资年均增长率为13%。

  但需要指出的是,同样这5年间这些企业的全部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均降幅为5.7%,也就是说具体到企业的工资支出总额年均增长率大约在7%左右。在企业运转正常的情况下,企业人均工资涨幅远大于工资总额支出的涨幅,也映射出5年来企业单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行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

  不过有分析师也指出,让中国企业感到人工成本偏高的原因并不在于工人实际收入增长得快还是慢,而是在于中国的工资增长已经大幅超过了生产力的增长。牛津经济研究院的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6年,美国每名员工的制造业产出增长约40%,德国增长25%,英国增长30%。虽然在此期间印度和中国的生产力实现翻番,但美国的生产力依然高出80%至90%,是强劲的生产力帮助美国有效地拉低了劳动力的单位成本,即与员工产出对应的工资。

  人工成本只是制造成本的小部分

  当然,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幅上涨是不争的事实,这导致近年来有大量的中国纺织品加工、电子加工企业开始向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转移。但有企业人士分析,这种趋势并不完全是人力成本的差异造成的,更多的应该是人力和资源成本以外的优势,比如对当地市场的期待,或者当地政府在税收、关税等政策上的优惠措施。

  对于制造行业而言,人工成本只是整个制造成本中的一部分。虽然在不同行业中所占的比例不一样,但肯定都算不上主要成本。对一些依仗资源性产品的行业来说,当地资源成本可能是主要因素;一些对产业上下游配套要求较高的行业则更注重周边的产业环境。

  文/本报记者 张钦 图示制作/谢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