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面对困难的抉择,我都牢记一句话:能够选择时干我所爱的,无法选择时爱我所干的——
大考面前的“变”与“不变”
■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政委 马福升
场景再现
2016年的第一场雪冰寒凛冽,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大学生干部集训队的课堂却暖意融融。毕业在即,该旅政委马福升围绕改革面前的“变”与“不变”话题,与大家谈心得、唠家常,为即将奔赴基层一线的“带兵人”加油鼓劲。
课堂连线
结束集训、即将下连,从你们的表情中不难看出,有的人踌躇满志、跃跃欲试,有的人忐忑不安、略有焦虑。其实,在当前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着时代大考,面临着个人抉择。形势任务在变、思维理念在变、角色职责在变,但我始终认为,无论怎么变,我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不能变。今天,我就围绕大考面前的“变”与“不变”,与大家谈谈心。
1993年7月,我从军校毕业,分配到大山深处的一个发射营。说实在话,偏远的深山和陌生的专业并非我的初衷。但是,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走出校门,我打起行囊进了大山。那时候,我心里抱有一个想法——好好干,干出成绩出大山。
于是,在排长岗位上,我努力干好每一项工作,还经常主动担负连队的政治教育及各类材料的撰写任务。两年多后,我收到一纸调令,但不是出大山,而是到更偏远的山沟里任连队指导员。
再次事与愿违,我当时的心里难免有失落感,但我献身国防的初心没有变,努力干好每一件工作的状态没有变。渐渐地,我的心融入了大山,也爱上了指导员岗位。一方面,我认真学习阵地知识,苦练导弹维护技能,与战士们一起看阵地、守“国宝”;另一方面,我发挥自身特长,带着战士们读书练字、写文章,把原本枯燥的洞库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然而,正当我决心在基层好好积累经验时,意外地,我被选调到旅组织科。刚到机关时,全新的工作岗位带来的业务压力,加上家属生病、孩子小没人照顾造成的生活压力,让我患上了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可以说,那段时间,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考验。但是,无论多么辛苦,我始终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铆在岗位上,在干中学、学中干,很快成长为业务骨干。
就这样,岗位几经变动,每一次面对困难的抉择,我都牢记一句话:能够选择时干我所爱的,无法选择时爱我所干的!
当然,新形势有新使命,新岗位有新要求,在坚守初心不变的同时,也需要我们积极应变。2013年年底,我到咱们“常规导弹第一旅”接任政委,很多领导和战友打电话、发信息表示祝贺,但我自己心里清楚,面对这个全军重大典型单位、火箭军先进旅团标兵,尤其是习主席亲自签署通令记集体一等功的功勋部队,等待我的将是更多的考验和挑战。如何在传承发展中保持好状态、在建设高点上实现新突破?
习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转并行,主动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我感到,要破除与现代战争要求不相符的陈腐观念,做到与时代同频而“变”,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和理念去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比如,尝试运用融合、跨界理念,对训练阶段划分、组训模式流程进行优化;探索推行军营版的“互联网+”,促使政治工作在人人、时时、处处3个维度上取得新突破,等等。你们是年轻的一代,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希望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知识优势,到了新的工作岗位主动作为、创造佳绩。
改革强军的大考面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变”与“不变”的精神标尺。这身军装,给予我们的是使命、担当,需要我们牢牢记住,坚决听从党指挥、时不我待砺精兵!
(本报特约记者蔡瑞金、通讯员任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