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在发言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上官云) 13日下午,知名华裔作家张翎的长篇小说《流年物语》、中短篇小说集《每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千姿百态》在北京举办新书发布会。张翎说,这两部作品都在写法上做出了新尝试,“写《流年物语》,我已经开始用‘减法’了,到第二稿时会大量删掉一些比喻、形容词,感觉就像是跟语言在宣战、打架”。
新长篇关注“贫穷” 《死着》将搬上大银幕
张翎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她作品构思精巧,行文大气且笔触细腻,《阵痛》、《余震》等作品曾多次获奖。后来,《余震》被著名导演冯小刚拍成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张翎也因此被更多人熟悉。
这次出版的长篇小说《流年物语》亦延续了张翎的创作风格。《流年物语》以一座南方小城为中心,讲述了在大时代的洪流中,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中国式家庭生活”。张翎说,《流年物语》描述了一个关于“贫穷”的故事,“里边是一些带着疼痛的影子行走的人”。
《每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千姿百态》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张翎的最新创作的《死着》,以及《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余震》《雁过藻溪》三篇作品。在《死着》一文中,张翎设计了一个盲人形象,茶妹。她是面对生死问题时唯一的智者,“写完没多久,这本书的影视版权就授权给冯小刚导演,但这应该不是他最近要忙的一个项目”。
“我在这两部小说都做了新的尝试,在讲故事的同时引进其他一些叙事方式。我已经写了18年书,形成了固有的想象力与创作边界,这种尝试算是将边界稍微打开了一些,所以不管成功与否,我都感到欣慰。”张翎笑着说。
语言风格细腻 作品实现对不幸经历的“超越”
“读张翎的作品不可能一目十行。我很喜欢她精致而又略带反讽意味的语言。”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着重剖析了张翎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他看来,张翎和张爱玲有一点非常像,就是”对文字语言有推敲”。
“我和张翎曾经是同学,她以前就爱写小说。张翎的语言非常细腻,这也得益于她的英语知识。”陆建德说,从作品内涵来看,张翎的书也有“阴冷”的部分,但并不仅止于此,“小说中的人物也许有过不幸经历,但每到结尾,他们来回顾那段经历的时候,都能从中‘走出来’,并且实现超越”。
与陆建德不同,作家笛安是在看过《唐山大地震》之后才接触到张翎的作品。她回忆,那会儿自己对电影结局的处理不太满意,想找来原著看看是否有所不同,“读了张翎老师的小说后才舒了一口气:那个结局跟电影是不同的”。
“我很喜欢张翎老师对作品非常精细的处理节奏。”笛安说,读起来会觉得每一个情节的推进都理所当然,“一部好的作品从头到尾都有一个好的叙述路径,作者需要把握住某种方向感,找到最合适、合理的那一条路,《死着》就是这样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