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林毅夫详解如何突破“中等收入陷阱”
2016-03-13 18:40:00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接受人民网记者(右一)采访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程宏毅)“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内涵是发展中国家收入增长的速度比发达国家慢,收入差距越拉越大。收入的提高需要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最终要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来实现。对于我国如何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林毅夫分五种产业类型分别作了详细的解释。

  第一种是与发达国家还存在技术和附加价值差距的产业。这类产业可以继续利用后发优势,以引进的方式对发达国家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此作为创新的来源,其成本和风险都比发达国家低得多。技术进步的速度就会比发达国家更快,劳动生产力水平增长速度就会更快。

  第二种是产品和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产业。如家电制造、高铁等。这类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就需要靠自主研发才能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研发分为两部分:对基础知识的研究突破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后者属于企业自身的责任,因为开发的成果企业可以申请专利。而前者作为社会公众知识,企业并没有积极性,因此就需要政府的支持。

  第三种是需要退出的产业。其中包含一部分我们的比较优势已经失去的产业,如劳动力密集型的加工业等。企业可以按照“微笑曲线”,向两端的品牌营销、产品研发转型。其中的加工部分应该转移到国外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把这部分GDP变成GNP。另一部分产业由于经济增长的放缓而出现产能过剩,但我们的比较优势还在,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这些产能在国内是过剩的,但是在国际上并不过剩。可以沿着“一带一路”寻找国外需求,或者直接转产到国外。

  第四种是新兴产业。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技术发展,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产业和创新的类型。这种产业的研发以人力资本为主,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小,研发周期较短,如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设备等。我们技术研发人员多,价格比国外低。还有13亿人口的市场,新产品只要适销对路,就可以大规模生产,在国内外产生竞争力。硬件条件方面,我们的产业在全球是最齐全的,配套能力最强的。基于我们这些先天优势,把新产品技术研发的机会用好的话,我们在很多地方可以实现“弯道超车”。

  第五种产业是以资本投入为主,周期长的产业。比如研制一种新药,要投资10-20亿美元,耗时10-15年,总的来讲我们国内的一般药企还承担不起这样的风险和资本投入。这类产业一般与国家安全有关,应该由政府在财政上给予支持。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购买这些通过财政拨款研发出来的产品,这样就既能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能发挥政府的作用,取得比较快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只要我们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比发达国家快,收入水平就能增长得比发达国家快,与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就能比较快地缩小。因此,我们就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