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数说】日本“3·11”大地震五周年
2016-03-11 13:14:16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记者 彭纯)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处在震中地区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地震、海啸和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惨痛的灾难已成过去,但是重建家园和恢复正常生活已成为当地灾民长期的主题。

  大地震后的5年来,福岛是否安全?震区灾民何时能返家园?灾民的生活状况如何?数据或许是最直观的答案。

  这是3月5日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拍摄的一处由中国援建的临时安置房。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家园难返:10年和10万人

  日本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2月22日说:“震灾过去快5年了,福岛县内7%的地区仍是疏散区域,人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这就是福岛县的严峻现实。”他还说,有将近10万灾民流离在外。

  日本媒体3月6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仍有5.9万名灾民住在临时的安置房中。灾民们要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最快也要等到2021年。这意味着,有不少灾民要在临时安置房住上整整10年。

  对这些灾民而言,临时安置房还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共同社报道称,临时安置房一边修补一边使用,如果长期居住,会影响身心健康。这些房间空间狭小、通风较差、容易发霉并引发哮喘。居住者住在这样的房间,往往会产生心情郁闷感。

  这是2011年3月11日(上)和2016年2月18日拍摄的日本宫城县名取市的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创伤难平:1782人和70%

  外在的健康状况容易诊断,而内心深处的伤痛却难以抚平。在“3·11”大地震中,失去双亲或单亲的未成年人达1782人。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关负责人说,5年来,这1782人中仅有18人能够独立生活。

  此外,日本共同社1月底曾向遭海啸重创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的300名灾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超过70%的人都表示:“想起地震发生时的情形仍然感到很痛苦。”共同社分析认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活重建工作正在进行,但多数灾民心中的伤痛仍未消除。

  这是2011年3月12日(右)拍摄的日本宫城县气仙沼市和拍摄的日本宫城县东松岛市的拼版照片。

  隐患仍在:1.2万次和500万吨

  与灾民心中的伤痛相伴的还有频繁的余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11”大地震后的5年间,共发生余震1.2万次。虽然5年来余震逐渐减少,但最近一年的余震次数仍是这一地区在大地震之前的10年间年平均发生地震次数的两倍。

  日本气象厅分析认为,“3·11”地震灾区依然处于地震活跃状态,不排除今后发生较大余震以及海啸的可能性。然而,5年前,因海啸卷入大海的残骸还没有被清理干净。

  日本环境省在2012年推算指出,目前岩手、宫城、福岛3县共有约500万吨地震造成的废弃物等待清理。美国专家称:2011年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后的废弃物在未来三年里将陆续漂上美国西北部海岸,这些仍然漂浮在太平洋上的物品无所不包,有冰箱、木头,还有一些体育用品等。

  这是3月5日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市拍摄的一处正在修复的受损建筑。新华社记者刘天摄

  重建维艰:75%和66%

  看得见的风险和看不见的伤痛都在“拷问”着日本政府的重建工作。尽管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曾多次视察地震灾区,带头亲自品尝福岛海产品和农作物,并表示政府将全力支援灾后建设,但受核事故带来的重建高难度及资金短缺等问题的影响,灾后重建之路仍然举步维艰、任重道远。

  日本《读卖新闻》对福岛、宫城和岩手三县500名灾民实施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75%的灾民表示“重建进度滞后,超出当初预期”。该报实施的另一项全国民调结果表明,48%的日本民众认为“整体灾后重建停滞不前”。

  日本《朝日新闻》2月底对福岛县民众进行的电话调查结果显示,66%的福岛县民众对日本政府的核事故应对工作给予差评。

  在大船渡市被海啸冲毁的地区,政府集中规划的新城区仍是大片空地,重建工作尚未全面实施。大船渡市的重建规划表明,多个重建项目仍处在前期设计或预算申请阶段,部分道路、港口、防波堤等基础设施项目最快也要到3年后才能竣工。

  灾后重建为何进度缓慢?岩手县灾区陆前高田市长户羽太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政府作风僵化,对灾区了解不深入,导致政策和灾区实况脱节。还有专家指出,由于重建涉及土地置换等复杂的产权关系,对于部分重建方案,政府和灾民的想法冲突,导致计划反复修改,无法动工。另外,由于灾区建筑工人不足,加之建材价格飞涨,因招标流拍延迟开工的建设项目也不少见。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