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央高校专项资金设计上,13个专项将整合成6个。”中国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9日列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小组讨论,就委员们关心的教育预算问题进行解释。
按照会议议程,当日讨论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赵路介绍的这一情况立即引起许多委员的兴趣。
6个专项分别是支持“双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高校办学条件建设、支持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基本科研业务费、支持捐赠配比、支持绩效拨款。有的专项是延续过去的项目,更多的是由各种项目合成,比如“双一流”专项就由原来的“985”、“211”等多个项目合成。
为什么要合并?赵路说,近年来专项越设越多,重复交叉、小散乱、目标不清晰的问题就显示出来了。现在,该下的下,该砍的砍。
“专项经费怎么花?比如,以前‘985’专项,三期就比一期给学校的自主权更大。以后,合在一起会不会给学校带来花钱的难度?”北京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郭大成问。
赵露说,给学校放权,也不代表就无限制。制度要随着专项走,每个专项都会配套相应管理措施。
“‘双一流’何时实施?”
“‘双一流’方案正在紧锣密鼓研究中。从财政预算讲,钱都留了。”
“有些事项没有事先纳入预算,比如仪器设备能不能买?”
“这要看属不属于政府采购。”
“中央高校有专项经费,地方‘211’高校怎么办?”
“走中央转移支付通道。去年中央财政支出8万多亿元人民币,2.7万多亿元是中央本级支出,大部分都是转移支付。”
“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山区教师短缺,他们的医保、社保管不管?”
“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在预算单位之外购买的公共服务,必须通过竞争、择优手段拿到。教育服务比如特岗教师,在相应政策上有规定,工资性费用中央财政出,地方财政负责周转房、保险等。”
委员们的问题越来越多,赵路应接不暇。
“预算法执行好多年,好多弊病也讲了好多年,比如到年底突击花钱的情况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最后提出了一个大家都忧心的问题。
2015年全国教育预算支出超过2.6万亿元,如何用好教育经费是一个大问题。
赵路表示,预算改革就是针对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专项经费改革将给高校更多项目资金安排的自主权。今后对所有资金管理办法都要重新修订,预算通过后,相应管理方案就要出台,今年新的拨款制度将全面实施。
“我们做过大学校长、书记的都知道,所有经费里,生均经费是最好用的,今后能不能提高点生均经费?”又有委员问。
“那专项经费就要减少了。”赵路答。所有委员都笑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