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国强化考核问责机制落实新五年规划“硬指标”
2016-03-09 21:59:00
 

  中国强化考核问责机制落实新五年规划“硬指标”

  刚刚结束河南兰考县挂职工作的杨志海,回想起在基层扶贫工作的紧张状态仍会“冒汗”:“一刻不敢放松,心里仿佛压着块大石头。”

  兰考,因穷而闻名,也是中共干部楷模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我们作为基础较好的贫困县,如果排名靠后的话,不仅脸上挂不住,还要被上级问责和约谈。”杨志海说。

  中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必须使现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该目标同样被写入了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25项主要指标之一,正在接受全国各地代表委员的审查讨论。草案通过后,这将成为中国政府5年内必须完成的“硬指标”。目前中国各地纷纷从省到乡层层立下“军令状”,确保脱贫攻坚不流于“纸面承诺”。

  “十三五”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包含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和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如果不能完成指标,相关责任人将面临政绩考核和问责,严重的可以免职,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在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时尤其强调强化规划实施保障,要求发挥中共领导核心作用,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体系,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新世纪以来,中共不断继承和丰富问责机制,推动问责向常态化、制度化和法治化迈进,“政绩考核体系”应运而生并持续完善。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认为,西方的弹劾主要在国会和议会范围内,而中国既有行政系统内部的问责机制,又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人大承担监督功能,可以预见未来五年,各级官员在双线监督下不敢懈怠。

  2015年,河南省率先出台办法改革贫困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机制,明确扶贫开发占60%的考核权重,GDP和其他一共占40%的考核比重。用考核的指挥棒,引导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和县长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上。

  这个考核办法最突出的特点是“严”和“准”,先脱贫有奖励可重用,后脱贫要批评要问责。这就使得各地扶贫开发出现了“明争暗赛”“一把手抓一把手”的局面。

  河南省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以来,河南共调整“下”干部1134人,其中问责处理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达到272人。

  汪玉凯说,为了确保各项目标实现,中央要将“十三五”规划进行目标分解,毕竟五年中每一年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每个省市县的情况也有差异。

  根据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近年来,安徽省根据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及各地资源禀赋,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将16个市分成四类进行考核,有的偏重农业发展,有的强化绿色发展,促进了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了各地的科学发展。

  “随着政绩考核体系愈加科学和权威,基层有压力,更有动力。”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铜陵市委书记宋国权表示,可能我们不太习惯于发表“演讲”,但是完成中央所制定的规划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底线,我们只会干得更好、更快,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考虑到经济客观规律和未来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政治考核体系也并非全是“紧箍咒”。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刘志彪表示,中国的问责机制是辩证的,通过约束性指标打击懒政和不作为,也会通过预期性指标保护和激励先行先试、勇于改革者。(新华社记者杨丁淼、张展鹏、双瑞 参与采写:许晓青、李琳海)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