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中国路”助力肯尼亚偏远地区发展 便民水塘帮助缓解部落冲突
2016-03-09 18:31:44
 

图片默认标题

工人们在道路施工现场忙碌工作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邢一行):马萨比特郡,位于肯尼亚的北部,与埃塞俄比亚相邻。在这片干旱炎热、土壤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博拉纳、加布拉、兰迪尔和伯吉斯四个好斗的部落,与此同时,它还和冲突频发的图尔卡纳和桑布鲁两郡相邻。

  传统上,这些部落以畜牧为生,分享着共同的战斗精神。他们认为与异族争抢水源和牲畜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年轻人们因此崇尚武力。又因为这里地处边陲,枪支泛滥,马萨比特一直以来都是部族冲突的频发之地。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块土地上,一支中国修路队正默默地修筑着为当地人带来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跨国公路。对于自然条件恶劣、饱受贫穷困扰的北部地区来说,在这里修筑一条现代公路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负责承建这一公路项目的中国武夷肯尼亚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富强介绍,“这条公路是非盟规划的从北非到南非,从埃及的开罗到南非的开普敦,整个非洲南北大通道的一部分,在肯尼亚的这一段等于说是最后一段,通车以后,这条通道就算是打通了。”

  托比-摩亚雷公路全长130公里,造价约9.16亿人民币,起点为肯尼亚马萨比特郡的小镇托比,终点位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边境重镇摩亚雷,是肯尼亚东非国际工程的重要路段之一,是肯尼亚政府寄望改变南北地区贫富差异,改善北部地区治安环境的大动脉。

  三年前,刚开始修路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理解和支持。村民们讨厌大型机械设备运作时的轰响,反对施工开路时要砍倒两侧的树木,但是随着道路的逐渐完善,当地人慢慢地感受到了新公路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马萨比特郡下辖的索罗罗镇官员基普洛诺介绍,这条公路的修建极大程度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出行效率,“过去我们这里的交通状况极差,从这里到内罗毕开车要开上两到三天,车子还有可能坏在路上,遭到坏人伏击,但是现在,路修好了,一天之内就能到达。”

  当地居民贾塔尼在接受采访时充满感激之情,他认为这条公路让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并为缓解当地的治安状况带来了帮助。

  贾塔尼说,“在这条路开修之前,我们这里没有通讯网络。工程开始后,网络也随之开通了,现在我们可以顺畅地使用;而且,中国公司来到这里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这三年,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工作机会。以前,因为这里的土路道路不平,车辆的行驶速度非常缓慢,这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实施攻击。但是现在,车辆能在新路上高速行驶,没有人能把车子拦下,十分安全。”

  现在,在这里修路的中国人给当地人留下好印象。据了解,施工队除了做好了本职工作,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工期任务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帮助当地人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用水问题。

  了解到受荒漠气候影响,当地的水资源极度稀缺,施工队决定帮助居民挖坑蓄水。这些年,他们走到哪儿,路修到哪儿,就把水塘水井挖到哪儿。到现在,武夷公司的修路队已经在这条公路沿线为当地居民挖出了二十几处水塘,每个水塘每天大约可以满足周边三百余户家庭、四千多口牲畜的用水需求。

  也正是因为这些水塘的出现,极大程度地缓解了在马萨比特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矛盾和冲突。

  当地居民班泰曾经在村里任职,他对在当地筑路的中国人表达了谢意,“前几年,我们这里因为干旱缺水多次爆发激烈的冲突,致使很多人被迫背景离乡,现在中国人帮我们挖了这么多水塘,我们能够再次回到家乡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我对此非常感激。”

  在当地,像班泰一样对中国人满怀谢意的村民并不占少数。同时,对于中国武夷在马萨比特所做的一切,陈富强认为,这些是作为中国企业在海外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的重要途径。他说,“作为施工企业,到一个地方,就要了解当地民众的疾苦,多跟他们做一些沟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这个企业在海外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条跨国公路预计于今年年内彻底完工通车,届时,它也将会成为中肯友谊不断磨合加深的历史见证者。


编辑:小微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国际在线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