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三千年前“女神”驾到 首博“王后 母亲 女将”妇好墓特展开展
2016-03-08 22:41:06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思恩):时值“三八”妇女节,3000多年前的“女神”――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驾临”首都博物馆,3月8日,《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正式与观众见面。

  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前半叶,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死后庙号“辛”,是中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英雄。妇好只活了三十多岁,但她是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的重要依傍。略施粉黛,她是国王最宠爱的王后;温婉可亲,她是王子公主的好母亲;身披战甲,她是叱咤风云的将军。而且,妇好有自己的封地和财产。放到21世纪的今天,绝对是现代女性崇拜的“做真实的自己”的“大神”。

  1976年在殷墟发现的妇好墓是目前已发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多达1928件随葬器物,在中国考古史、殷商史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安阳殷墟作为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众多考古遗址中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遗址,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首。

  2016年是妇好墓考古发掘40周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主办,首都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共同协办的《王后 母亲 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揭示妇好这位巾帼英雄的传奇人生,阐释先秦妇女地位与社会角色的变迁;通过展示一座墓葬,向观众呈现一座古都、一个王朝、一个时代,让文物与历史对话,进而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她是谁”,“她的时代”,“她的生活”,“她的故事”,“她的葬礼”――展览以411件套文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甲骨器和陶器等,展示一位刚柔并济的女英雄,脱下武装爱红妆的王后,以及夫君对这位夫人的宠爱、孩子们对母亲的追思祭祀,向观众述说3000年前这位伟大女性不平凡的一生。展示文物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博物院,部分文物属首次公开展出。

  红色的殿堂红色的帷幔,金色的珠帘,展厅内浓浓的“女人味儿”,掩不住那庄重的“司母辛铜方鼎”和墙上投射的“妇好铜钺”所代表的“女神”的功绩与威权。

  铜戈,铜锛、铜铲、骨匕,女将军的英姿胆魄沉淀于此;铜镜、成行的饰物,成列的玉器,诱人想像娇柔粉妆;一件件甲骨文的破译,见证了妇好接见老者,亲自主持庄严神圣的祭祀,也记载着商王一次次为妇好牙病占卜的关爱之情。

  展厅内重点展示了甲骨以及对甲骨上的文字的解译。据悉,妇好墓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联系并断定年代、墓主人及其身份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关于“妇好”的记载有200多条,殷墟的甲骨文记录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展览复制妇好墓发掘现场,观众使用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进入”考古现场,“进入”三千年前的商宫殿,看到金光闪闪的铜器――对!你没看错!墓坑里绿锈斑斑的青铜器在三千年前是金光闪闪的,据说这铜器里夹了金。而我们通过VR看到的这些“金色”的铜器是经过考古专家调色的,力求精准反映当时的铜器状况。

  展览在“三八”节开幕,当天邀请2016年北京市三八红旗手作为首批观众观展。据悉,展览将展至6月26日,观展需要提前预约。配合展览,首博将陆续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讲座,特别是5月8日母亲节将举办“妈妈,我的女神”——“秀”原创手工作品活动。


编辑:小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国际在线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