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污染"并非从来就有 英国人曾认为煤烟有益健康
2016-03-08 08:23:00
 

记者耿尕卓玛

  “污染”并非从来就有,而是一个被逐渐发现和发明的说法。日前,《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出版,提出这一看法。作者彼得·索尔谢姆指出,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发明现代污染观念的地方。纵观历史,人类对污染的普遍担心没有超过一百年。

  英国人一度认为“煤烟有益健康”

  《发明污染》一书,重点聚焦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初期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1800年, 伦敦人烧了100万吨煤炭,相当于一人烧一吨。但长期以来,煤炭燃烧产品如石棉、铅、氯氟烃都被视为无害物质。不只如此,人们还把煤烟中的酸性物质和碳当成防止污染的强效消毒剂。

  在英国人看来,污染只在自然生物过程里有,比如瘴气,“哪里发现的腐烂生物质最多,哪里的环境污染就最严重”。

  英国煤炭资源丰富,挖开地面不深就能发现大量煤炭,加之蒸汽机的发明与普遍使用,英国成为19世纪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一战时,在英国煤炭领域工作的人有100多万,煤炭为工业提供燃料,为铁路和船只提供动力,为人们用于保暖做饭。有人称,英国的工业和帝国优势更多源于煤炭,而非努力工作和可靠的政府。

  19世纪末,“煤烟有益健康”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科学家发明出“酸雨”一类的新词。事实上,回溯英国历史,早在煤炭首次抵达伦敦,就有对煤烟的抱怨之声,但对它的需求轻松盖过质疑。

  直到20世纪中叶,公共卫生专家、城市改革者、记者重新定义了煤烟,不再认为它是城市环境可以接受的一部分,开始将它视为一个问题。

  臭氧曾被神化

  臭氧存在于上层大气之中,可以防止有害的紫外线;但当处于地面时,它就成了强效的刺激剂,将引发哮喘和支气管炎患者更严重的呼吸问题。就像人们曾认定煤烟有益,臭氧也曾被认为是帮助空气摆脱瘴气的理想物质。

  德国科学家肖宾发现了臭氧,认为三个原子的构成让臭氧不稳定,能够轻易地氧化它遇到的任何易燃分子。1866年公共卫生专家理查森发表文章,称臭氧将一个存放8年的装有腐烂牛血的烧瓶除去异味,暗示臭氧具有商业潜能,让肉商恢复已经腐烂肉的新鲜性,建议人工供应臭氧。

  索尔谢姆在书中写道,在这一历史时期,煤烟被认为是不充分燃烧的结果,瘴气是不充分腐烂的产物,臭氧的倡导者坚称,臭氧是烟和瘴气的完美解毒剂,可以通过充分氧化杂质消除杂质。

  被过分神化的,还有日光。20世纪早期,医学研究者发现身体利用太阳紫外线产生维生素D,相关研究进一步表示,日光照射不足将易患软骨病。因此,医生当时鼓励病人们在户外过日子,睡觉开窗户,即使在寒冬腊月也如此。

  20年后,反烟活动家奥尔登宣称,煤烟有着阻碍紫外线的能力,可能比它对呼吸系统造成的危害还大,并表示结核杆菌只要被太阳直射几分钟就会变得无害。1896年,布莱克·里士满被医生命令“为了痊愈走向太阳”,他决心消除空气中的烟,创建了煤烟减排协会,成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持续运作的反污染团体。

  当然,这些环保意识还很零星、个体,甚至不科学。

  夺命大雾催生环保观念

  1940年,二战期间,伦敦遭受猛烈空袭,一本名为《战时烟减排》的小册子在坊间传递,驳斥了一种社会观念,即“浓烟并非一无是处”,甚至有助于遮蔽城市,使其免遭空袭,有助于战争一方保命图存。

  战后,人们迫切需要足够的煤炭供应,这种迫切远胜他们对煤烟的担忧。1947年,英国煤炭工业国有化,1952年冬天,政府提倡家庭采暖使用含有碎块的煤屑。

  当年12月5日,灾难降临了。伦敦能见度降到几乎为零,半数测量空气颗粒的设备爆表失效,二氧化硫浓度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值。到这场灾难结束时,至少4000人已经死亡。但事后对于这场大雾的反思仍然不够。

  大雾期间,一些报纸还在称赞大雾改变了伦敦面貌,将大雾遮蔽的景观描述得神秘、庄严。直到大雾浓得让飞机停飞,温布利体育馆、威尔斯剧院被迫关闭,医疗人员注意到健康问题急速上升,人们还是不觉得污染有多严重。

  那一年究竟死了多少人?很难调查。调查的地域范围、时间区间,人们都有分歧,不同的媒体报道、政府的不同部门,都给出了出入较大的数据。英国政府始终试图把灾难程度描述得很小。直到1954年,调查报告才被公布。

  正是这场大雾,最终促成了关于空气污染的新观念,净化空气的新政策。“要应对污染,我们不仅要理解污染的化学性质、效果,还要了解人的观念变化。”索尔谢姆说。

  《发明污染:工业革命以来的煤、烟与文化》

  [美]彼得·索尔谢姆/著

  启蒙编译所/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书摘>>>

  污染损害国力

  [美]彼得·索尔谢姆

  越来越多的人在问,技术如何影响自然界和人的健康。

  在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中,燃烧化石燃料所威胁的人数太多了,几乎没有什么挑战能够比得上它。现今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相当于世界人口的一半,他们中有很多人忍受着不适于呼吸的空气。

  人们还把对环境恶化的担忧,和对文化衰落的焦虑联系在了一起。英国在两次战后失去往日帝国的荣耀,让出世界领袖的位置,与自身污染是否有关系?环境恶化很可能引发英国人体质上的退化。根据一些观点和看法,阳光和新鲜空气不足不仅会导致个人退化,还会导致国家衰落。对英国的工业和帝国力量而言,强壮、健康、勤劳的公民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些人则把英国的中世纪理想化,敦促回归一种比较淳朴的社会形态,更接近自然,并且免于烟的困扰。城市化和工业发展本来是进步的证明,但这些人坚称,在一种被误导的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中,英国正在牺牲它与自然、过去的联系。

  无论如何,人们对环境的行动和看法,既导致了污染物的产生,也构成了对污染物影响的理解。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长江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