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南京向民国老宅借地 李世军故居将来回平移90米
2016-03-07 19:45:00
 

南京向民国老宅借地李世军故居将来回平移90米

移动中的北京西路57号建筑,右侧后方为等待移动的天目路32号。钟升摄

  中新网南京3月7日电 (钟升)“目前南京一些风貌保护区内的空间较为紧张,这次工程也是我们向这些历史建筑‘借地’的首次尝试”,7日,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保护处的林姓科长说道。

  林科长口中的尝试是指“北京西路57号和天目路32号民国建筑修缮及地下停车库建设”项目。为了缓解北京西路57号和天目路32号周边的停车用地紧张问题,工程将利用老建筑的地下空间建造停车库。为方便地下停车库的建设,这两幢民国老建筑将被“挪窝”。

  天目路32号由曾任国务院参事、民革中央委员的李世军于1946年委托徐根记营造厂营造。1982年时,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亚明购得此宅并进行了一定改造,保留样式至今。另一幢北京西路57号始建于1937年,为时任中国地产公司经理的周云程的私宅。之后曾先后作为国民党救济事业委员会,南京市委会、三野政治部的办公场所。

  据平移项目的现场负责人李伟介绍,北京西路57号已于6日“龟速”移动了17米,7日将再移动13米到达预定位置。相比之下,天目路32号要“折腾”的多,为了配合地下车库的建设,它将先向北平移45米,待相应施工段完工后再回归原位。一来一回,老宅将“长途跋涉”90米。

  “我们在工程开始前已经会同文物部门及行业专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认证,并对老宅进行了结构性的加固,工程中也利用仪器进行实时的监控,防止对文物的破坏”,在被问及平移是否会对老宅造成影响时,李伟解释道。林科长也证实,文保处已对工程进行了多轮监督,完工后也将邀请专家进行验收,切实保护好文物。

  林科长透露,目前两幢民国建筑虽然结构依旧完整,但内部已是残破不堪。工程完工后,文保部门还会督促相关施工单位对老宅开展修缮工作。待修缮完毕,老宅将集办公和展览功能为一体,重新对社会开放。(完)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新闻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