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江耘)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举行了四次会议,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为汉字书写保护呼吁了四年:一次和二次会议呼吁设立汉字书写日,并每年投入百万元人民币设立“书法教师蒲公英计划”。三次会议提出要在全国层面制订《汉语文字保护法》。今年,建议改变中国启蒙教育阶段的汉字教学模式。
然而汉字书写保护有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面对记者的提问,陈振濂坦言,短时间难改现状。
“我就如同古代士大夫,要坚决捍卫中华传统文化起步的纯度,就算做不到也要发出这个声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就是古代士大夫的风骨。”陈振濂充满激情地向记者介绍着汉字书写的种种。
从汉语拼音起步识字的中国启蒙教育是当下教育常态,再加上电脑、手机打字的普及,让孩子们潜意识里觉得,汉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拼出来的。
殊不知,中国文字传承千年,讲求其“形”,汉字教学是从“点横竖撇捺”开始的。
“汉语拼音是桥梁、是中介,是帮助识读汉字的一个辅助手段,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接近汉字,却不可能取而代之。”陈振濂说。
今年他建议,在小学一年级启蒙教学阶段,安排学生们首先书写简单汉字,由简到繁。待到学习汉字数量渐多,记忆不易时,方可教授拼音文字。
陈振濂每年坚持对汉字书写保护的关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提笔忘字的现状已冲击到汉字根本。
“很多时候,应该拥抱互联网。但是汉字的传承,则应该充分分析互联网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利弊。”陈振濂甚至固执地认为,面对汉字时应该吸收过去的私塾教育,通过仿字描红让孩子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
“有人说我做不到,但不去做,汉字基因就会弱化。”陈振濂一定要发声,要告诉大家存在这个问题。“可能接下来三十年还是不可为,但一定要有人来提醒大众,这是在坚持民族思想。”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今年呼吁要把书法教育纳入教学研究工作的范围;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此前建议部分恢复有丰富文化含义的繁体字回归学生课本;全国政协委员、书法家欧阳中石多次为汉字传承与推广提案建言。
同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许江每年都给中国美院的大一学生赠送毛笔、纸张和《千字文》,希望通过毛笔临帖书写汉字感悟传统文化。
在汉字书写保护上,不只有陈振濂这一位“士大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