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盲目海外就医 抓不住“救命稻草”
2016-03-01 09:42:00
 

  79岁的刘姨(化名)被医生诊断患上了肺癌,已经出现大范围转移,然而,家人一心想为她延长寿命,仍四处奔波张罗,想让刘姨出国治疗“搏一搏”,最终被医生拦了下来。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正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海外医疗”这个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然而,海外医疗到底优势在何处,局限又在何处,很多人并不清楚,不少患者和家属在面对生命逝去的恐惧中,盲目地想“孤注一掷”。

  盲目的海外就医者

  把刘姨拦下来的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放疗科主任张秀萍。曾在法国一所大学学习放疗肿瘤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的她,如今几乎成为亲戚朋友们的“免费出国中介”。不少病患辗转找到她,希望通过她联系上法国的医院去接受癌症治疗。“去年就帮20多个人联系了,但最终成行的只有两三个。这其中有很多是盲目想去海外医疗的患者。”

  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估计,中国去年一年新增的癌症病例约430万,癌症死亡病例超过280万。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天平均确诊近1.2万例新的癌症病例,每天平均超过7500人因癌症而死亡。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癌症五年生存率仅为30%多,不及美国的一半,而有数据显示,在美国MD安德森癌症研究中心,癌症五年生存率甚至达到80%。如此一来,便不难理解,为何众多癌症患者将希望寄托在海外就医上,不惜倾家荡产,希望能救回一命。

  40多岁的金云(化名)在广州一家大公司任职高层,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被诊断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腹部肿瘤,医生判断她的生存期限只有两年多。在接受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后,不服输的金云,在病友的介绍下,通过私人关系联系上美国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准备接受一种新药的临床试验,当“小白鼠”搏一搏。但在长途跋涉了十几个小时飞到美国,接受体检后,最终却因不符合临床入组条件,空手而归。回到国内,身心疲惫的金云病情迅速恶化,不得不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不久后便撒手人寰。“美国之行对她的打击非常大。”金云的好友说。

  像金云这样孤注一掷的患者不在少数。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有限公司从2011年成立,至今已为超过千名患者实现海外就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蔡强告诉记者,国外的临床试验有很严格的入组标准,并非所有病人都适合入组;其次,临床试验有对照组,患者也可能用的是对照组的药;第三,试药虽然免费,但其他医疗仍需要付费。“像金云这种情况,我们不会建议她出国,如果能先联系到对方医院的医生,做一个远程会诊,或许可以避免白跑一趟的局面。”

  “奇迹”发生只是个例

  高质量的欧美医疗服务和极具特色的中南亚旅游国家医疗项目对国内患者有巨大吸引力,有数据显示,国人癌症患者海外就医的平均费用为15万美金(约100万人民币),尽管昂贵,出国就医的人数有增无减。很多人抱着一线希望,宁愿花费巨资去海外求医。奇迹确实发生过,但毕竟是个案。

  杭州“19楼空间”一个赴美就医的帖子流传甚广,主人公在国内被诊断患上了脊椎肿瘤中的“骨巨细胞瘤”,置换手术风险非常大,不做手术又面临瘫痪的风险,左右为难之际,主人公选择赴美医疗。最终美国医生诊断为“骨髓瘤”,不需要做手术,只需要放疗。

  类似这样推翻国内医生诊断结论的例子并不多见。蔡强介绍,曾经有一名湖北武汉的患者,在国内诊断是丙肝发展成了肝癌,建议进行肝移植,肝源都已经找好了。患者来到美国梅奥诊所求医,最终诊断根本不是肝癌。“不过,这样误诊的比例非常低。”

  更多被推翻的是治疗方案。蔡强统计,超过60%的国内治疗方案被美国医生改变。尤其是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癌症。“因为美国可用的新药和治疗手段更多。”

  张秀萍主任认为,海外医疗是好事,能为切实需要的患者带来益处。一方面,国内某些医疗技术和设备,确实达不到国外顶级医院的水平,比如在质子、重离子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方面,发达国家优势明显。以治疗癌症的质子设备为例,国内虽然已经引进设备,但与有着数十年经验的法国相比,操作人员的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加强。

  另一方面,在治疗方案的确定上,国内医院目前还无法做到多学科医生会诊制度,大多还是由单个医生说了算,即使医生水平很高,视野也毕竟有局限。而国外这一套已经行之有效多年,做出的判断和治疗方案会更全面科学。

  但并非人人都适合去海外医疗。张秀萍主任介绍,之所以拦下刘姨,是因为以她的高龄,根本不适合长途跋涉,而从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来看,去国外的益处也不大。“事实上,去海外治疗,对方医院也要看患者的适应症,如果国内能解决的,他们也不建议你去。特别法国是非营利性医院,也不愿意你去挤占医疗资源。”

  根据盛诺一家的统计数据,出国治病的患者70%是癌症患者,其次是复杂的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瘤)等。癌症中,肺癌的比例最高,其他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等。肺癌的高比例,一方面跟我国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有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治疗肺癌还只有第一代靶向药物,而美国已经开发出第二第三代靶向药物,免疫药物也有了。这些新药要在国内上市,必须经过漫长的审批过程。

  专家提醒,患者还需要注意的是,并非任何癌症都适合出国治疗。在发达国家,前列腺癌、乳腺癌比较多发,而中国常见的胃癌、肝癌等癌症,国外很少见,治疗经验上并不比中国医生更有优势。盲目选择出国,对患者的身心和钱包,都是一场考验。

  寻求海外医疗 别等最后一刻

  4岁多的诺诺(化名)是名漂亮可爱的女孩,不幸患上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就是儿童眼癌,刚发现时是眼内期D期(中晚期),医生诊断保命同时保眼还有比较大的希望。但随后病情一路发展,虽然在国内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治疗,最后不得不接受了眼球摘除手术和开颅手术。术后效果仍不理想,经过四方打听,诺诺的父母了解到美国有一种质子技术可以针对孩子的疾病治疗,四处筹钱希望能通过海外医疗中介出国接受治疗。

  “像诺诺这样的情况,如何在实施眼球摘除手术前,能安排一场远程会诊,或许会有更好的办法。然而现在已经太晚了,对病人来说,获益不大,这样的病人,我们不建议他们去美国治疗。”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介绍,“其实到了癌症晚期,通常并不鼓励患者出去。反而是越早期寻找海外医疗,美国医生能给出的办法越多。”可现实是,很多患者把海外医疗当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国内医生治到束手无策时,才想到去国外试一试。

  蔡强介绍,患者是否适合去海外治疗,需要三方面的评估。一是对于病情是否受益。能治愈或者延长生命周期,等待新药出现。如果已经是癌症晚期大范围转移,美国的医院通常也不会接收。第二是病人的经济状况是否能承受。比如美国的医疗费用远远高于国内,做PET-CT扫描,国内医院的价格在1万元以内,美国需要花费1.2万美金。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晚期眼癌(视网膜母细胞瘤)治愈率能达到86%,预估费用需要13万美金。第三,患者去国外看病,需要清楚国外的医疗体制和法律,不要认为只要给钱就能包治愈,“美国医院对医闹是零容忍的”。

  有很多患者在国外医院治疗后获益而归,也有不少患者海外就医时客死他乡。2011年就进入这个行业的蔡强形容,这是个“越做越谨慎”的行业。尽管已经事先跟患者及家属做了各种风险告知,也签订了协议,但在国外就医时各种突发状况,仍难以预料。“曾经有个肝癌病人,在美国半夜出现大出血,打电话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紧急联系了急救将患者送到医院,病人不会英文,我们的工作人员在7分钟内赶到医院,并将患者的病历翻译文件给到美国急救医生,病人最后抢救过来了。想想非常后怕,如果我们没接到电话,如果患者因失血过多而死亡,我们将无法向家属交代,也可能面临巨额赔偿。”

  张秀萍主任也提醒,想去海外医疗的患者,一是要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二是寻找专业的医疗中介机构,三是对疗效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懂外文,又不了解国外的医疗体制,盲目前去很可能不适应。曾有患者癌症晚期出国一搏,回来后一个月就去世的。”

  ■特别提醒

  找出国看病中介要辨真伪

  斯坦福研究所估计,全球医疗旅游产业规模在2017年将达到6785亿美元,巨大的潜力使得各类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越来越多。央视曾经曝光,大部分出国看病中介机构声称与国外医院建立有官方合作,实际上并未获得转诊授权,也没有与医院签订任何官方性质的文件。

  据悉,现在有很多出国看病中介机构,没有专业的医生来给客户提供服务,病人的病历资料搜集整理都是由非医学背景的人在做,完全不可能满足国外医院的要求,也无法将患者病情科学准确地向美国的医院报告。而病历翻译也不同于医学文献的翻译,对翻译者提出更高的要求,病历翻译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国外医生对病情的判断。目前不少机构不具备专业的医学翻译人才,通常“外包”请人翻译,某宝上最便宜的翻译只需要几百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放疗科主任张秀萍指出,很多患者以为联系国外医院只需要简单的翻译一下病历,其实从评估患者适应症,到准确无误地翻译病历给海外医院,都需要有专业医学背景的人操作。“就算找的是医生,也不能保证能准确翻译相关病历。尤其是癌症,需要有深厚外文功底的专科医生才有保障。”有的中介机构提供的医学翻译不专业,中式英语老外医生根本看不懂,对患者来说,存在很大的潜在风险。

  北京盛诺一家董事长蔡强告诉记者,2014年他就曾制作了一个“如何自助出国看病”的视频放到网上供下载,视频非常清晰详细地告诉患者如何DIY找到美国医院看病,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当时公司内部人员还埋怨他“泄露商业机密”。

  “事实上任何一个患者都可以直接联系国外的医院看病,不少出国看病中介机构仅仅是拿着患者的预约信,就忽悠说是跟医院的签约协议书。”蔡强指出,要识别出国看病中介真伪,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要求对方出示国外医院的授权证书”。

  据介绍,美国医院可以接受患者自己的申请,不过患者需要做病历摘要、找医学背景的专业人员翻译病历,并有懂美国医疗体系的人帮忙预约。还有签证、食宿、交通等需要自理。DIY申请的好处是省钱,坏处是需要付出时间成本。蔡强告诉记者,通过与医院签订转诊协议的专业机构,一般四周能见到医生;病人自己申请,过程大约需要3个月。 专题撰文 南方日报记者 严慧芳

  ■行业趋势

  “差价医疗”或成下一个爆点

  除了直面生死的重疾医疗外,海外医疗的另一面是以跨境体检、医疗美容、试管婴儿等为主要内容的“轻医疗”。与盛诺一家专注做“救命事业”不同,去年7月成立的首个互联网跨境医疗平台——春雨国际医疗,瞄准中产阶级人群的需求,半年以来服务过的跨境医疗客户达到近百人。春雨国际CEO熊娟表示,跨境医疗市场未来3-5年肯定是个井喷的状态。业内也认为,“差价医疗”或成为跨境医疗下一个爆点。

  据美国当地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中国赴美就医的重症患者大约是1000人,三年后这个数字达到5000人,出现几何倍数的增长。熊娟认为,加上试管婴儿和未来“差价医疗”的发展,一年出境的人次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据说现在很多美国当地医院国际部在找中文翻译。”

  据介绍,当前春雨国际跨境医疗分四大产品板块,一是远程问诊、国际转诊,二是跨境体检,三是试管婴儿,四是医疗美容。熊娟指出,跨境医疗的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教育市场阶段,大部分知晓的人还是金字塔顶尖的人群。“但实际上从我们对全球医疗资源市场的了解来看,还是有很多优质医疗产品可以为国人所用,但价格不一定会比国内贵。比如像印度、泰国、东欧一些国家医疗和药品费用都低于国内,而医疗服务体验、医疗技术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有创新的地方。”熊娟介绍,以牙科为例,匈牙利的牙科非常便宜,而医生是整个欧洲技术最好的,旅游的同时做个牙齿修复完全有可能。印度的一些新药价格非常低,泰国的康复价格也有优势,这些差价医疗会让更多中产阶级获益。

  据悉,一直致力于链接全球顶级医疗机构的盛诺一家也看好“差价医疗”的市场。董事长蔡强透露,盛诺一家目前已经与美国和英国10多家顶级医院签约转诊协议,但其实印度等国的医疗水平也非常不错,“丙肝一个疗程的治疗,美国需要70万人民币,在印度只需要8000元,其中的差价对患者来说非常诱人。”蔡强透露,盛诺一家未来也不排除会进入这个领域。

  尽管春雨国际的定位是“互联网跨境医疗服务平台”,整合全球优质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咨询,并不提供专业的医学服务,但这个行业的风险控制仍非常重要。熊娟介绍,平台在选择合作医院和项目方面,都会对风险进行严格把控。比如医院要经过JCI认证的,项目选择相对安全性比较高,不涉及手术或并发症等不可预知的风险。在日美韩等国选择的当地团队都是有医学背景的专业翻译团队,避免相关风险等。至于是否引入保险公司为跨境医疗买单,春雨国际CEO熊娟表示,这块正在联系,但价格非常昂贵,对患者来说不是很划算。如果说未来有更好的保险产品,也希望能引入。

  据悉,目前跟春雨国际医疗平台签约的有31家海外医疗机构,美国和日本居多,泰国和印度也有。平台收取的费用约人均5万元人民币,不同产品之间差价比较大。如日本的体检价格3万-4万,去美、泰做试管婴儿需要20万-30万。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