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爱情的负担”:各国婚嫁成本面面观
2016-02-29 14:45:53
 

  按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年轻人面临的高额婚嫁成本成为街谈巷议的热点话题,“天价彩礼”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婚嫁成本高企是否只是“中国特色”,外国青年所面临的“爱情的负担”又如何?本报驻外记者将向您娓娓道来。

  印度:女方不堪“天价嫁妆”重负

  □本报驻新德里记者毕晓洋

  印度的婚嫁习俗和中国差别甚大。尽管该国“狼多肉少”的性别缺口也十分突出,小伙子们却从来不担心娶妻的成本。因为按照当地习俗,婚嫁的所有费用,都要由女方负担。

  多年来,印度人普遍认为妻子在婆家的地位与女方家庭操办婚事的规模紧密挂钩。只有“风光嫁女”才能保证自家姑娘在新家“站住脚”“说上话”。由于攀比心作祟,女方家庭准备的“嫁妆”便越来越多,婚礼排场也越来越大。

  来自印度北部比哈尔邦的女孩普利娅·潘迪今年25岁,拥有信息工程硕士学历。在父母安排下,她认识了年长3岁的什里亚·蒂瓦里。两人同属婆罗门种姓,也都在政府部门工作,薪水不高,但受人尊敬。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了解,去年6月,两人在家乡喜结良缘。据小两口介绍,他们的婚事总花销超过70万卢比(100卢比约合1.46美元)。这笔钱——完全由女方家庭负担——用来在女方家举办仪式、宴请宾客、雇请乐队司仪以及支付两人的蜜月旅行费用。除了出钱购置部分家用电器外,男方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和儿子一起到女方家里,把穿金戴银的媳妇接进家门。

  同样在比哈尔邦举行婚礼的女孩鲁沙尼·舒克拉一家为此付出的数目更为惊人。她的父母除了操办婚礼之外,还为女婿送上了80万卢比的现金和一辆摩托车。女方为婚礼共支出超过130万卢比。

  比哈尔邦位于印度北部,是整个印度经济发展最为落后的一个邦,年人均收入不足3.3万卢比。可以说,在比哈尔,从女儿降生的那天开始,娘家人特别是女孩父亲,就要为二十年后的嫁女操劳准备,辛苦攒钱。

  更大范围的数据统计显示,在印度,女方嫁妆的价值平均占到了新婚夫妻婚前财产的68%,约是女方家庭6年收入的总和。

  沉重的经济压力之下,女孩被视作家庭负担,遭受明显歧视。当地人甚至将“祝你生一堆女儿”视作恶毒的谩骂。两人之间说出这句话,如果不是开玩笑,那基本上就相当于“友尽”了。

  高额嫁妆造成了当地愈发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仍以比哈尔邦为例,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地男女性别比例为1000:916。在贫困的农村,很多家庭通过非法手段得知孕妇腹中育女,便逼迫其堕胎,以减轻今后的生活负担。

  更有甚者,一些丈夫为了多次骗取嫁妆,不惜在婚后逼迫妻子自杀;有些婆家还丧尽天良地干起了谋杀的勾当。2月22日,印度旁遮普邦贾朗达尔警方逮捕了一名涉嫌谋杀的男子,他被指控伙同父母谋害了自己的妻子,动机正是不满女方结婚时陪嫁物品的金额,试图通过再婚“弥补损失”。

  2014年的报告显示,当年全国警方共收到8455例与嫁妆相关的女性死亡报告。由于官方发布的数字背后有很多案件并未被纳入统计,实际的遇难女性可能远多于此。

  其实早在1961年,印度便颁布了《嫁妆禁止法》,并在1984年和1986年对该法进行了两次修订。该法规定,凡是接受和索取嫁妆的行为皆属犯罪,当处6个月以上两年以下监禁。1986年修订的《刑法》规定,妇女在婚后7年内,因为嫁妆问题受到男方家庭及其亲属对其进行肉体虐待与精神摧残而致死亡的,行为人将被处以5年监禁并处以罚款。

  但在印度延续2000多年至今的传统面前,法律规定难以执行。印度种姓制度下,低种姓女性可以通过嫁给高种姓男性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为“高价嫁女”提供了土壤。与此同时,高种姓女性却不能嫁给低种姓的男子,这也导致了部分这类女性不得不通过“自带陪嫁”的形式提高自己在“婚嫁市场”上的竞争力。

  伊朗:物价上涨加重婚嫁负担

  □本报德黑兰特约记者王丁楠

  按照伊朗传统,要想取得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男女双方都要负担一笔不小的开支。男方的彩礼一般要比女方的嫁妆贵重得多。在城市里,男方要负责准备婚房,购置家具和轿车。除此之外,男方还要在订婚或正式结婚时送给女方一笔额外的礼金,比如一套黄金首饰或价值数十万人民币的上百枚足金金币。一旦小两口离婚,这些金饰品将归女方所有。另一方面,对女孩而言,家里会为她准备一些家具、电器和生活用品作为嫁妆。上述分担方式在伊朗比较常见,也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做法十分相似。

  但问题是,伊朗的经济形势和生活成本与大部分阿拉伯国家迥然不同。受制裁影响,2009年以来里亚尔贬值超过三分之二。近几年间,每年物价上涨近20%,房价和租金更是节节高升。而公司职员的平均月薪却只有2000-3000元人民币。即便是有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每月的薪水也只够解决温饱。无论是买房还是购置黄金饰品,对他们而言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结婚所带来的经济重负使男女双方都深受折磨。有的男孩子将问题归咎于女方父母:明明两个人彼此相爱,对方家庭却置二人感情于不顾,假以“考察你有多爱我女儿”的言辞,张口闭口就是钱。男方给出的礼金数额一旦低于女方家长的预期,两人的爱情就会被女方父母强行终止。“他们口口声声说多么爱自己的女儿,实际盘算的却是拿女儿卖个好价钱。”

  另一方面,对女孩及家人而言,对彩礼的高标准要求又何尝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国内经济形势充满变数使得长辈对子女的未来忧心忡忡。只有把女儿嫁给有房产、有黄金美元的男人才能确保她在婚后过上稳定体面的生活。此外,在伊朗,亲友和邻里之间走动频繁,关系紧密,女方家庭可能会因为婚姻带来的闲言碎语,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

  既然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男女双方都带来无尽烦恼,于是有人便试图冲破约定俗成的婚姻传统。既然一辈子都积攒不下孩子结婚所需的花费,有些家长索性放手,让子女们自己去选择:年轻人看对了眼,就登记结婚,以便同居生活,增进相互了解,之后觉得不合适,大不了再离婚。家长都不去干预。在德黑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与其说是双方家长敢开风气之先,不如说是他们在经济重负和不服管束的子女面前作出的无奈妥协。

  当然,上文讲到的是伊朗政府正式承认、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在伊朗,人们还可以选择缔结宗教婚约。在这种什叶派特有的制度安排下,夫妻双方可自行商定婚姻关系的期限和成本。比如,约定婚期为一年,到期后二人可选择续约,延长宗教婚姻;也可决定正式结婚,通过法律程序确定夫妻关系;抑或是解除关系,各奔东西。

  其实,无论是冲破传统观念率性与有情人喜结良缘,还是选择简单易行的宗教婚约,都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年轻人,特别是男方,为结婚所支付的经济成本。面对高居不下的消费水平和日益开放的社会潮流,伊朗姑娘在选择男友时越发重视对方的财富和海外关系。夜幕下的德黑兰,当男女青年们摇下车窗在马路上搭讪时,那些开着进口名牌车的男人格外受到女孩子们的青睐。当得知男孩住在城市北部的富人区时,女孩们对他的好感往往会进一步加深——当然所有的这些交往都是背着双方父母进行的。

  肯尼亚:彩礼让年轻人谈“婚”色变

  □本报驻内罗毕记者丁小溪

  “如今结婚就像做生意,女方父母索要的彩礼实在太高了。他们不是在嫁女儿,而是在卖女儿。”在肯尼亚内罗毕一家银行工作的詹姆斯·奥多尔抱怨道。

  现年25岁的奥多尔拥有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但这并未让他的求婚之路变得容易。他与未婚妻同样来自于基库尤部族,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

  “我们认识后很快就确立了关系,一切似乎都很顺利,但当我按照习俗去见她的父母后,一切都变了。他们说,你需要在内罗毕拥有一套独立住宅和一辆汽车,并提出要支付不低于4000美元的彩礼。”

  奥多尔说,如果不是他拥有一份稳定的银行工作,女方父母可能最初都不会同意两人交往。目前,两人依然保持着恋人关系,但横在面前的结婚障碍似乎短期内难以消除。在肯尼亚,年轻人的年薪一般在1500美元到2000美元。

  如今,像奥多尔这样的年轻男性还有很多,他们在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等大城市工作和生活,拥有较高学历和体面工作,与志同道合的女孩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恋人关系,但始终未能走入婚姻殿堂。

  肯尼亚婚姻咨询师艾琳·穆通加说,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很多男性谈“婚”色变,结婚时间不断推迟。同时,很多女性、或是女方家庭喜欢将男方支付的彩礼视为爱情的证据,将物质需求看得过于重要。这也是造成肯尼亚近年来结婚率出现下降的原因之一。

  28岁的IT工程师约瑟夫·苏驰亚如今也身陷结婚困境。由于女方家庭不切实际的要求,他已经两次推迟了婚礼。

  “最初,他们要求我必须在婚礼举行之前,支付不少于3000美元的彩礼,之后又提出必须支付婚礼所需的各种费用。我的女友多次抗议,但她的家人坚称,如果不能一次性付清费用,就不要举行婚礼。”苏驰亚说。

  去年9月与女友艾瑞丝修成正果的通信工程师约瑟夫·穆勒米表示,婚礼前后高昂的支出让他一度入不敷出。他说:“2015年9月24日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我们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

  去年8月,穆勒米与4个好友一同来到艾瑞丝位于肯尼亚西部卡卡梅加郡的家里,向她的父母介绍自己并且陈述了结婚意图。“为了这次见面,我花费大约400美元为他们每人买了一套西装和一些日用品。”他说。

  穆勒米夫妇最初的婚礼预算是6800美元,实际支出超过8000美元。“当时,我俩的积蓄只有这笔钱的四分之一左右,于是我们向朋友借钱筹办婚礼。虽然在朋友的帮助下,婚礼如期举行,但我必须承认,当时我们已经入不敷出。”穆勒米说。

  与此同时,22岁的穆勒米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支付了女方家人要求的彩礼。在他看来,这些经济负担无可避免,“它是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一切最终都会过去的”。

  如今在肯尼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举行西式现代婚礼,而家族长辈同时要求他们遵守一些传统习俗,例如基库尤族人在正式婚礼举行之前通常会先举办一场仪式。

  在当地非政府组织工作的义工莉迪娅·穆格尼说,与过去相比,肯尼亚年轻人如今结婚的负担太重了,因为他们总希望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

  “有时候,我很同情这些年轻男性。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举办婚礼,最终发现自己在婚姻生活真正开始时变得一贫如洗。”穆格尼说。

  她同时认为,女方及其父母往往会将婚礼视为一种尊重。“除了这种方式,一个男性还能有什么方式来证明他欣赏这个女孩?如果他不支付彩礼,又将如何证明他未来可以坚定地照顾她一辈子?”

  “我不会放弃举行婚礼,因为这是显示丈夫热爱和重视我的唯一方式。男人们如今都挺狡猾的,如果不能在一次教堂婚礼上拿到结婚证,婚姻可能会注定失败,”28岁的政府公务员苏珊·奥科奇说。

  在婚姻专家克里斯托弗·哈特看来,被“物质至上”理念蒙蔽的婚姻不会带来持久的幸福。他指出:“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一场盛大的教堂婚礼代表着成功的婚姻,但家庭生活的质量才是决定婚姻成功与否的关键。”

  肯尼亚婚姻咨询师菲利普·基托托指出,在离婚率不断升高的今天,肯尼亚年轻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热衷于步入婚姻。“我们必须承认,如今很多肯尼亚年轻人正在面临物质主义、外遇、夫妻沟通不畅等各种常见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的婚姻质量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