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 陶厨夫俑
明代 青铜灶
东汉 三层陶房子
想知道古代人的“小康生活”什么样吗?自2015年12月26日起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的“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展览,就为观众掀起了古人生活起居的部分面纱,从吃、喝、住、行、娱乐等几个方面再现了古人的“小康生活”。目前,该展览正在特展馆3F-11展厅中进行,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4月20日结束。交汇点记者 程岚岚 文
吃
古人用的灶台就具有节能环保理念
展厅中的一件明代青铜灶,颇为吸引观众眼球。因为它与现代家用柴草灶或食堂用的大灶,非常相像,由灶台、灶山、烟囱三部分组成。只不过现代人使用的这种原始灶台,一般是一至两口锅,而这件出土的灶台上则摆放了足足5口锅,每口锅旁还放置有做菜用的大勺子或大漏勺,配置齐全,造型匀整,制作精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田甜介绍,这件青铜灶是1953年在南京西善桥明司礼监太监金英墓中出土的,现藏于南京博物院。说明早在500多年前的明代中叶,这种灶就已形成,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此灶的形制为五眼灶,属于多锅型。在烟囱的顶部配有歇山顶的小方亭,这是为了防止风的侵袭,以免倒灌顶烟,既是实用的需要,在外观上也非常好看。在烟囱的基部铸有一小龛,这是供奉灶君的神龛,颇具特色。”田甜表示,从灶的大小可以看出一个家庭人口的多少。“它改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是人们家庭共同经济生活的一个基础。如果家庭分裂、经济独立,各自生活,那就要另起炉灶了。”
而展厅里展出的东汉时期陶灶,则是一座颇有节能和环保理念的灶台。南博讲解志愿者中的骨干成员王丽告诉记者,这件文物出土于江苏徐州十里铺姑墩。“汉人灶台添火堂在前端,在灶膛末端装有通向屋外的烟囱,利用热气上腾的原理,合理利用火焰从前至后的热量传导。灶台面上,前面多数放置着釜(现代锅的前身)类烹煮,后部组合甑(蒸食用具)类用以蒸食,这样的设计颇具节能与环保理念。”
有了灶台,当然离不开美食。你看这尊席地而坐的东汉陶厨夫俑,可不就正在案板上杀鱼么。只见这位面带微笑的厨师,身着长袍,头戴帽子,双袖卷起,双手做杀鱼状,鱼的头和尾巴翘起,活灵活现。而案板下的水桶里,一条小鱼正试图跳出水桶逃逸……
喝
古人喝酒搭配可调整浓淡的盉(hé)
美食还需美酒来配,一顿饭才能吃得有滋有味。展厅里有一件西汉时期的鸠首柱形器,通高56.8厘米,大云山江都王陵M1出土。只见这件文物通体鎏金,顶端饰有一只鸠,它正双翅合拢,回首四望,尾部下翘。鸠的下方为一个细长条的圆柱形,从上到下装饰有箍状纹路三道,远看有点像竹子,“竹子”的上下两端各饰有一个圆形穿孔,用于连接上面的鸠和底部的壶。
“这件鸠首柱形器,是古人运用真空原理制作而成,可以从器皿中汲取美酒。”王丽满怀佩服地说。
如果美酒太浓烈,遇到酒量浅的客人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古人早就想到这一点了。一件春秋时期的立鸟虎把铜盉,就充分体现了古人在饮宴时的细心和周到。王丽对记者说,盉是古人调和饮品的实用礼器,通过添加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所以通常它们被设计得活泼生趣,不像鼎类那样庄严肃穆。“青铜礼器中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随商周的远去而渐渐隐去。或许是这件1970年江苏徐州土山1号墓出土的铜盉带有浓郁的江淮风格,令人感受到轻松的气息。这种具有新兴创意的青铜器皿,在推杯换盏的宴饮间,已然成为酒桌上的主角。”
住
东汉时期古人住的是“独立别墅”
如果你现在还以为古时候的老百姓住的是茅草房,那你可就out了!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已经住上了“独立别墅”和三层小楼房。
这件南京博物院藏的东汉时期陶房与池塘,可不就是现在的“独立别墅”么。此栋“别墅”门庭宽阔,高坎宽敞的房檐和屋廊便于晾晒农作物。檐下两位农妇似乎正在彼此打招呼,商量计划着一天的农活。门前有座不大的人工小方塘,塘中鱼鸭满池生机盎然。让人不禁会联想到屋前屋后的沃田阡陌,似一幅富足而悠闲的田园画卷。
而另一栋同样来自东汉时期的三层小楼房,则有点像上世纪下半叶人们住的房子。专家介绍,多层叠附的高楼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东周时期。“人们最早构筑高层建筑目的在于献祭和祝词更方便地接近上天。不过当他们发现登高的景致令人着迷后,便开始兴致勃勃地兴建起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到了东汉,高楼更成为世家豪族住宅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也是财富与权力的象征。”遥想在那悬挂各色幔帐的楼阁中,音乐奏起,主人和声举杯,尽享觥筹交错间的人间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