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唱真伴奏的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
正月十五元宵节的荧屏可谓热闹非凡,而歌手萨顶顶在央视音乐频道元宵晚会上拿反话筒假唱的视频却给热闹的荧屏泼了一盆凉水。不管萨顶顶怎样沉着镇定地解释和表态,假唱就这样被观众抓了个现行。其实,萨顶顶的假唱也只是冰山一角,在荧屏晚会泛滥的今天,在文艺舞台追求演出形式与数量的今天,还有各式各样的假唱假奏泛滥、充斥着,以至于很多观众早已对假唱假奏麻木,演出主办方则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继续假唱假奏着。
那些追求人海战术的晚会 大都是假唱
各地的卫视节目,近两年出现了一个好的趋势——那就是《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我是歌手》等歌唱类真人秀节目和各种器乐比赛类节目,实行的都是真唱真伴奏。这一做法,展现了新老歌手、参赛选手真实的演唱、演奏水准,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然而,有一些晚会依然在要求歌手假唱。在真假混合的电视荧屏上,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真唱真伴奏的节目大都有着比赛的性质,而把重点放在花里胡哨的舞台美术的晚会,特别是那些追求人海战术的晚会大都是假唱。如此假唱,近似于让观众听唱片,也掩盖着制作的浮华和歌手的缺陷。
其实,假唱在国内荧屏由来已久。在电视晚会还不发达的上个世纪80年代,只有一两个电视台有能力在重要节日举行晚会,那时假唱就已经深入到晚会中间。当年一些晚会请观众点歌让歌手与观众互动。但其实,观众在荧屏听到的她们喜爱的歌,都是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该歌手正式出版的录音带。如此一来,即使歌手连唱多首作品,也无非是和自己的录音带对对口型而已。不过,当时的观众还没有假唱的概念,能在荧屏上欣赏到自己喜爱的歌曲已经非常满足,加上电视台晚会的制作技术还达不到真唱真伴奏的要求,所以,并没有人提出异议。
卡拉OK的发展对国内假唱的泛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发明的卡拉OK点唱机,本是为让上班男人在下班后应酬唱歌时,伴奏能达到有乐队伴奏效果,让大家自娱自乐圆“当歌星”的梦。不知什么时候,卡拉OK进入了正式演唱会和演出舞台,从自娱自乐的形式变成职业伴奏,加上演出主办方以各种各样的借口助力,假唱假奏也就成为荧屏和舞台演出上“理所当然”的生力军。但是,卡拉OK毕竟代替不了乐队,它把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固定得很死,演员每天演出都只是按照一个节奏和情绪机械地演唱,成为歌唱机器。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今电视晚会的舞美越来越花哨,现场的音响技术更多的长进却是怎样掩盖假唱,使假唱变得看似与真唱相同。
就这样,这几年,电视晚会的假唱“悄悄地”、堂而皇之地泛滥着。如果,萨顶顶不拿反了话筒,恐怕没人注意到她是假唱。
近年国内原创音乐剧演出多是假唱假奏
大约在几年前,某著名歌手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独唱音乐会,现场有庞大的交响乐团伴奏。但是细心的观众发现,在伴奏的音乐音响中,竟然出现现场乐团没有的乐器声。这是怎么回事?原来指挥只是在指挥着乐队假伴奏。北青报记者在两天后询问这位指挥家,指挥家笑笑说:“前天我是表演艺术家。”
在一部被宣传为优秀剧目的评剧现场演出中,北青报记者发现,台前幕后没有乐队,但伴奏音乐却出现了交响乐;原本舞台上是评剧团的演员扮演着老百姓,但喇叭里放出的是美声合唱团的歌声。这些,都与舞台上的画面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和错位。原来,演出中除了主演演员真唱外,其余的都是假的,合唱和伴奏都是事先录制好现场播放的。
假唱假奏在戏曲演出中比较少见,但在音乐剧演出中则比比皆是,特别是近年来原创音乐剧的演出,大都是事先录制好伴奏合唱,舞台上的群众演员说是能跳能唱,但其实是只能跳而假唱。在原版引进的音乐剧演出中,在这几年按照百老汇和伦敦西区模式制作的中文版经典音乐剧中,比如刚刚结束中国之行的音乐剧《剧院魅影》,以及《人鬼情未了》、《妈妈咪呀》和《猫》,真唱真伴奏是必须的。
有人说,音乐剧只要主要演员真唱哪怕是卡拉OK也好看。但是,戏剧演出毕竟是现场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唱伴奏带也好,唱还音也好,都应该属于虚假演唱之列。因此,无论伦敦西区还是美国百老汇,是鄙视唱伴奏带演出音乐剧的。
假唱假伴奏在国际上一直受到鄙视
在我国,自文化部出台了针对假唱的演出条例后,假唱的现象在演出中有所减少,但变相假唱假伴奏和部分假唱的现象依然存在。至于演出条例涉及不到的电视台晚会,假唱的现象依然较多。
演出主办方和电视台总爱为假唱找出种种理由,理由之一是“保证播出效果”,认为真唱容易出错,还音假唱比较保险。理由二是“设备达不到真唱的要求”,“真唱会暴露歌手的缺陷”。理由三是“真伴奏真合唱成本太高不合算”。其实,作为真正的音乐节目,这些都不能算作理由。如果你的节目设置合理,邀请的演员有足够的实力,排练认真,现场演出就会有保障。现场演出是歌手实力的体现,如果用录音掩盖歌手的无缺陷,给观众的就是假象。这样既不尊重观众,也对歌手的发展不利,更对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好处。至于设备达不到真唱要求的借口就更奇怪了,宁可造假也不愿更换先进设备来保证演出的真实性,这种观念是演出发展中大忌。而以节约成本为由不顾艺术规律地制作伴奏带作为演出伴奏,无疑是宁可追求形式也不要艺术水准,其实质,是把请乐队的钱变相装入主办者的口袋。
在国际上,假唱假伴奏一直受到鄙视,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假唱,一经发现就会被揭露,假唱的歌唱家就会名誉扫地。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生前曾经有过一次假唱被揭露,使得他最后几年的演唱生涯变得十分艰难,在现场演唱中只能用降调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真唱。玛丽亚·凯莉和碧昂斯也有过假唱被揭露的经历,自己因此很没面子,也被观众鄙视。在音乐剧发达的美国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假唱还音和用伴奏带的演出大都不能进入最主流的剧场。哪怕看似简单的音乐剧,至少也有两样乐器现场伴奏,没有现场伴奏的音乐剧演出几乎没有——只要是以音乐为主演出,现场乐队伴奏的真唱是必须的条件。因为现场乐队伴奏的真唱才能与观众互动起来,观众才能近距离真正感受音乐的魅力。
晚会、演唱会、音乐会和戏剧演出都是现场艺术,真唱真伴奏是最起码的艺术要求,也是现场演出的一部分。很多电视台和演出主办者宁愿花大价钱大搞人海战术和奢华舞美,却不愿意拿出一些钱来把真正的演唱与现场伴奏这些音乐演出的核心元素做好。这只能说,他们的艺术良心被金钱吞没了。北青报记者曾经采访过很多歌唱家,他们都曾一致表示:“现场真唱,跟随现场乐队伴奏演出,这是我们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因为在现场乐队的伴奏下真唱,才能显示自己对音乐真正的理解,才能显示自己真实的演唱艺术水平。”
因此,任何借口都不应该成为假唱假伴奏的理由,真唱、现场真伴奏应该成为衡量职业演出的一个重要标准。
文/本报记者 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