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牛肉抽检地塞米松超标蓄积体内或会干扰正常代谢
2016-02-25 16:49:00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肉及肉制品、饮料、焙烤食品和乳制品等7类食品62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18批次,不合格样品两批次。其中,肉类及其制品96批次,不合格样品两批次,占2.1%;饮料51批次,焙烤食品90批次,糖果及可可制品72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99批次,罐头87批次和乳制品125批次,均未检出不合格样品。

  不合格样品涉及的标称生产加工单位、产品和不合格指标为:大庆市龙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的后腿股肉(牛肉)和齐齐哈尔市铁锋区杨生屠宰场生产加工的牛上脊肉(牛上脑)检出地塞米松。

  据了解,地塞米松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之一,有抗炎、抗休克、抗过敏、抗毒素等作用。养殖环节用药管理不严或者不科学,超量使用或没有严格执行休药期将造成地塞米松残留超标。农业部第235号公告《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地塞米松在牛的肌肉中的残留限量为0.75μg/kg。人们长期食用含低剂量地塞米松的动物性食品,可能会在人体内蓄积,干扰人体的激素分泌体系和其他正常代谢。

  对上述在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食药监总局已要求企业所在地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对不合格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作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记者王 嘉)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质量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