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卡梅伦宣布英国将于今年6月23日开展“脱欧”公投后,有关是否“脱欧”的议题就在英国吵翻了天。先是民众游行,而后政客发声,最近连企业也打破沉默,现在的英国就如同一台大戏。《欧洲时报》2月24日分析道,“留欧”与“脱欧”的各路名角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他们的真实的想法可能不止嘴上说的那些。
政客:各怀政治目的 演技必须充分
2月22日,卡梅伦首次在议会下院就“脱欧”问题发表演说,“脱欧”和“留欧”两大阵营的议员针锋相对,大打“口水战”。政客们提出不同的主张,除了表达民众诉求之外,或许还有其他政治目的。
正如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在21日正式宣布支持“脱欧”。此前,卡梅伦曾希望获得约翰逊支持,但约翰逊一直保持“沉默”,直到他正式表态前9分钟,才短信告知卡梅伦自己支持“脱欧”。先是作壁上观,然后再在这关键的时间点站出来支持“脱欧”,这无疑给老校友当头一棒。
有媒体报道,分析人士指出,卡梅伦和财政大臣奥斯本都主张英国留在欧盟,而约翰逊却高调宣布加入“脱欧”阵营,他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反对他们,显然是有更大的“诱惑”——用英国人的反欧盟情绪争取支持,以利竞逐党魁宝座。据英国《每日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约翰逊在发表脱欧言论后,支持率急剧上升,大有取代卡梅伦成为保守党领导人的趋势。
苏格兰民族党(SNP)党魁斯特金20日表示,大多数苏格兰人希望留在欧盟,若英国最终选择脱欧,苏格兰或再次举行独立公投,争取以独立成员国身份加入欧盟。这或许也是她借着英国“脱欧”打得一手“脱英”牌。
企业:有的联名表态 有的恪守中立
据悉,2月23日英国36家上市公司,联名支持英国留欧,称脱离欧盟将影响就业,危害经济,减少对英国的投资。不过,大部分英国最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未加入联署。未参与联署的企业也多以尊重选民决定,不愿意表态。
如果“脱欧”对英国企业真的有巨大负面影响,为何多数大型跨国企业依然恪守中立,而不是加入“留欧”阵营呢?就真如那些公司所说的“尊重选民决定”吗?
对于企业和资本家而言,英国政治上是否“脱欧”其实并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产品的市场和销路会不会更好,投资方以及自身经济利益能不能保证。
对于中小企业或者特定行业,英国“脱欧”可能会带来惨痛的代价。据《费加罗报》报道,英国工业联合会(CBI)工会表示,在20万家企业中,大部分都不希望看到脱欧公投获得通过。其中除金融企业外,化工、机械制造、汽车、纺织、能源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也将因“脱欧”损失惨重。
而对于部分大型跨国企业,也许英国“脱欧”对其影响就不那么明显了。有媒体曾分析称,作为一个贸易岛国,英国的经济并不依赖于欧洲,而是依赖于全球贸易。像乐购、圣斯伯利超市这种大型跨国企业可能其市场战略不仅仅局限于欧洲,它们的商业重心可能更多的会放到快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因此从现实角度上讲,英国与欧盟的分与合对这些全球性企业影响到底有多大,真的不好说。
民众:受够预算摊派和移民问题 过半民众想要“单飞”
在很多英国人看来,欧盟现在的制度框架对英国提出了太多的要求,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回报反而限制了英国的发展。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预算摊派和移民问题。
据英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10-2011年度英国给欧盟上缴了89亿英镑的预算,这笔预算高于英国政府花在国内铁路发展的投资,与失业保障支出相差不多。但这只是每年应交的预算,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要紧急追加。例如欧债危机发生后,本来还在庆幸自己不在欧元区的英国,被“讲义气”的德国拉过去摊派增加了预算。在把杂七杂八各种费用和损失加起来之后,英国需要为自己的一个欧盟成员国身份搭进去657亿英镑。
而移民问题同样严重。欧盟成立之初就是希望通过经济的交流来避免欧洲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淖,所以成员国之间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就成了欧盟的核心机制。但是大量移民跨过英吉利海峡,涌入英国,不仅增加了医疗、卫生、教育的成本,也给社会秩序带来混乱。
在发生了去年11月的巴黎恐袭以及德国科隆跨年性侵案后,更多的英国民众选择投向脱欧。据法新社报道,1月17日英国公布的民调显示,拥护脱欧的阵营以53%比47%领先拥护欧盟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