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世界卫生组织16日说,在对抗寨卡病毒方面,各国的确需要考虑新方法,并表示看好辐射“绝育”和基因改造等“生物武器”来控制蚊子数量。
面对不断蔓延的寨卡病毒,拉美等地区的民众和研究人员已开始探索“奇招”,利用食蚊鱼和生物杀虫剂等“生物武器”来对抗传播这一病毒的蚊子。
【基因改造】
“考虑到(目前)寨卡危机的(严重)程度,作为最直接的一道防线,世界卫生组织鼓励(病毒)肆虐国家和地区加强利用各种新老方法来控制(传播病毒的)蚊子(数量),”世卫组织说。
埃及伊蚊被认为是寨卡病毒最主要的传播媒介。
由于传统的灭蚊方式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世卫组织专家更加倾向新式的生物灭蚊方法,并肯定了辐射“绝育”技术的潜能。
为控制蚊子数量,巴西、墨西哥、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等美洲国家已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出手帮助,这一机构研究人员期望利用辐射“绝育”技术,令雄性蚊子失去繁殖能力,以减少该地区蚊子的数量。
除看好这一技术外,世卫组织专家还推荐由英国牛津昆虫技术公司研发的基因改造技术。
该技术培养出的转基因雄性蚊子交配后生出的蚊子幼虫会早亡,通常在进入成年期、拥有繁殖能力前死亡,从而最终实现灭蚊的目标。
由于先前实验证明基因改造技术的应用前景可观,世卫组织专家建议对这一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实地测试。
【“顽固威胁”】
目前,寨卡病毒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肆虐,巴西疫情最为严重。据统计,自2015年初以来,巴西已有150万人被感染,并出现3例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将该病毒称为“顽固的威胁”。
巴西卫生部本月13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国新生儿小头症确诊病例已增至462例,其中有41例被认为与寨卡病毒存在关联,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不过,世卫组织认为,确认新生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的疑似关联已指日可待。
“目前推测的这一关联如果得到确认,会对受寨卡病毒侵扰的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世卫组织说,因此,各国急需加强控制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数量。(刘曦)(新华社专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