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上连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你挣再多的钱也是死路一条。”这是近期热映电影《美人鱼》中的一句台词。
影片中,当自己族群生存受到威胁时,小美人鱼珊珊勇敢地进行殊死搏斗,最终帮助同族赢得自由,自己也收获了爱情。现实中,也有如美人鱼般美好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它们也同样面临生存困境。
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动物,长江江豚头部浑圆、体形流畅,微微上扬的嘴角像是一直挂着憨态可掬的“微笑”。近年来,随着长江水环境的变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正呈现锐减趋势,被称为“水中大熊猫”。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最近一次较为系统的江豚考察报告显示,目前长江流域的江豚种群数量已从2006年的1800头降至1000余头,其中长江干流下降超过一半,而鄱阳湖区大约生活着450头,约占全国种群数量的一半,被称为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
为保护好中国最大淡水湖这“一湖清水”,留住长江江豚天使般的微笑,近年来,江西省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改善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并成立了鄱阳湖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受伤、受困江豚救护体系,让长江江豚得到了悉心呵护。
2015年10月,江西省出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一标准实施后,鄱阳湖湖体核心保护区禁止新增排污单位和新增排放污水,航运船舶禁止直接向水体排污。
同年,经过长期科考,在鄱阳湖都昌县和永修县水域交界处,一片水域面积达2万亩的长江江豚越冬栖息地最终被确定下来。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馆长赵庆中介绍说,2009年至2011年间,研究人员在这片水域捕捞了98头江豚,并在每头江豚的脊背上植入芯片建立了数据库。研究发现,这片水域水深30多米,鱼类资源丰富,且不在主航道上,非常适合江豚越冬。
保护长江江豚,不仅要为它们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还要防止意外伤亡。
鄱阳湖渔政局环资科科长刘小龙说,江西省建立了以渔政人员、科技人员为主体的专业救护队伍和以渔民为主的群众性救护网络,在每个县都配备了救护装备,并对救护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同时还制定了江豚救护的奖励办法,鼓励大众参与保护救护工作。
如今,乘船穿行在鄱阳湖中,时而能看到长江江豚带着幼仔觅食嬉戏。然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已将长江江豚列为‘极度濒危’级,留住长江江豚天使般的微笑,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记者赖星 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