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探测引力波 中国有“太极”
2016-02-17 07:04:33
 

  2月16日,中科院力学研究所胡文瑞院士(右二)在媒体见面会上介绍“太极计划。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世界范围内科学家关于引力波的部分探测计划。中科院“太极计划”工作组供图

  2016年2月16日,美国人发现引力波的第5天。

  中国科学院在该院力学所组织了一场媒体见面会,首次披露了中国引力波空间探测计划——“太极计划”。早在2008年,该计划就已发起,但在这次会议以前,人们很难从网络世界找到它的影子,甚至在科学界内部,也鲜有人听闻它的名号。也因此,有人称其为神秘的探测计划。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实验团队发现引力波实验结果的公布,使得这项计划的神秘面纱提前揭开。

  当时正值中国春节假期,“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胡文瑞为这一人类重大发现激动之余,拨通了“太极计划”另一位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院士的电话,“是时候让‘太极计划’公之于众了”。

  今天,春节假期后的第三个工作日,胡文瑞、吴岳良一起出席了这次见面会。对他们来说,这是“太极计划”的一次机会——这个已经进行了8年预研究,历经不少波折,但至今尚未在国家层面取得立项计划,如今有望迎来一个“被领导和社会认可”的机会。

  LIGO的成果只是“序曲”,“主乐章”还有待谱写

  凭借两个黑洞,美国人发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有人说,一个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得主出现了。相应地,那些“擦肩而过”的物理学家们也丧失了一次绝佳的机会。

  随后,类似“中国人还有必要跟在后面继续研究吗?”的质疑声纷至沓来。

  在今天的媒体见面上,胡文瑞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引力波看作一首交响乐,那么,LIGO实验团队的成果,只是一个“序曲”——很漂亮地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开启引力波物理和量子宇宙物理研究的新领域。但是,引力波的“主乐章”却尚待谱写,而这很有可能要依赖于太空探测。

  在人类现有的认知体系里,引力存在于宇宙所有物质和能量之间,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基本作用力,正是引力作用支配着宇宙的形成和演化。

  然而,人们对引力的认识却最不清楚——

  从1687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写下《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到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广义相对论,人类对引力的认识产生了革命性的飞跃,引力与时空紧密相联。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认为引力波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在人类发现的自然界4种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是最弱的一种,只有“弱作用”的亿亿亿亿分之一。也因此,探测引力波长久以来成了诸多科学家的梦想。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科学家就开启了探测引力波的征程。研究表明,只有由恒星级致密天体的剧烈运动所产生的高频引力波,才有可能通过现有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所能达到的精度在基于地面的实验装置上探测到。

  起初,中国并未落后太多。根据胡文瑞的回忆,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引力波的研究——比国际上慢了10年左右,甚至在80年代提出过世界独特的引力波探测方法,但到了80年代末,一些研究却戛然而止,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与中国当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不无关系。

  但根据胡文瑞的了解,并非全部如此,他告诉记者,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支持的“太少”,而是支持的“太多”,成了撒胡椒面,有一个短暂的皆大欢喜,而那些本该重点支持的,却受到诸多体制机制的原因没能够得到坚决和可持续的支持。

原标题:探测引力波 中国有“太极”
编辑:小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