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对国人狂买奢侈品的喜与忧
2016-02-15 19:10:07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中国游客被称为“行走的钱包”,财富品质研究院根据品牌库中2万多个品牌的营业收入估算发现,2015年中国消费者全球奢侈品消费达到1168亿美元,全年买走全球46%的奢侈品。其中,910亿美元在国外发生,占到总额的78%。也就是说,中国人近八成的奢侈品消费是“海外淘货”的。

  在世界很多国家人的眼里,中国人是“有钱了”,面对疯狂购物的黄皮肤亚洲人,人们不再认为是来自日本、韩国或是中国的香港、台湾,而是公认为是来自中国大陆。鼓鼓的钱包,让国人在世界各地享受尊严甚至“虚荣”的同时,也把某种“暴发户心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长期饱受贫穷与落后的中国人在经济迅速崛起之后,用几近疯狂的扫货甚至“报复”性购买奢侈品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大病初愈”后的扬眉吐气。很显然,如潮的中国游客在国外疯狂购物消费,既是一种自信和经济实力的证明,也对拉动世界消费增长和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这个角度看,是非常可喜和有积极意义的。

  在中国几千年的经济历史发展过程中,国人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世界的目光,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国人赢得了世界的青睐甚至“攒足了面子”,无论传统文化价值观有何不同还是国与国关系的深浅,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有勇气来拒绝中国游客的入境消费,经济利益事实上已经大于某些政治分歧,合作共赢正在成为“国际共识”。表面上看,国人近八成奢侈品消费是在“海外淘货”,对拉动国内市场消费和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有害无益”,实际并非如此,世界市场早已进入“地球村”时代,生产任何一种产品都不是孤立的,尽管这些奢侈品牌大多出自海外,但与国内市场几乎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某些奢侈品甚至就是“中国制造”,国人对奢侈品的青睐,在拉动世界奢侈品消费增长的同时,国内企业既是“受益者”,也在刺激国内企业提升创新信心和“工匠精神”,从长远利益看,显然也是利大于弊。

  但也不能不说的是,疯狂购买这种性价比并不“实惠”的奢侈品,既是一种“浪费”,也是不正常心态驱使下的虚荣心作祟。更应当看到的是,不少中国游客热衷选购海外奢侈品,既不完全是经济实力支撑,也不是刚性需求,其购买心理冲动在于同样的奢侈品国内外价格的差距悬殊,而传统的消费心理也促使不少国人把购买到“便宜”奢侈品视为“划算”并以此为傲,收入的快速递增与传统落后消费理念的巨大反差,使得很多富起来的国人陷入消费的误区。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经济由落后到崛起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烦恼”。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持续发展,国人的消费心理日渐成熟,这种有失健康的消费冲动,也一定会被理性所取代。

  由此可见,在国人疯狂消费奢侈品,尤其是近八成奢侈品为“海外淘货”这一现象中有喜有忧,喜的是无论这种消费方式有多少盲从和缺乏理性,都足以向世界证明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中国人的消费实力,国人在海外的消费狂欢,也是站在民间立场为国家向世界做年度发言。而忧的是,在这种疯狂国外扫货的消费心理中,更隐藏着对国内市场和民族品牌产品的极不自信,而这种不自信非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反而呈扩大蔓延之势,甚至连一盒感冒药都要选购日产。这种对民族品牌极不自信的不正常心态,尽管原因多方多面,但对于提升中国民族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确实弊端很多。泱泱大国和世界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缺乏对本土品牌的自信与尊重,对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创新创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绝对不容低估,因此,如何通过规范国内市场和通过严格的制度监管,来提升国人对本土品牌的自信和将国内市场培育成健康有序的“国际市场”,让墙内开花“遍地香”,这尤其值得相关方面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朱永华)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