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盟文化之旅”2月11日至18日在新加坡和泰国举行。图为展览现场,新加坡高中生对京派剪纸产生浓厚兴趣。 曹蕾 摄
“北京东盟文化之旅”2月11日至18日在新加坡和泰国举行。众多中国非遗传人走出国门。图为传统药香制作传承人现场讲述药香的作用。 曹蕾 摄
“北京东盟文化之旅”2月11日至18日在新加坡和泰国举行。图为北京鬃人传承人在为外国友人讲述齐天大圣的故事。 曹蕾 摄
中新网北京2月12日电 (曾鼐 曹蕾)昆曲、口技、川剧变脸、古彩戏法......“北京东盟文化之旅”2月在新加坡和泰国举行,众多非遗传承人,在猴年春节将为海外观众献上一道道中华文化大餐。
今年恰逢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北京东盟文化之旅”活动,由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同中国-东盟中心、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新加坡中国协会、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外事侨务办公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该活动将于2月11日至18日,在新加坡和泰国举行,包括非遗演出、非遗展示和图片展览。
非遗展演包括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口技、古彩戏法、古琴演奏等;非遗手工艺则展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分别为内化鼻烟壶、传拓技艺、传统药香制作技艺、北京彩塑、泥塑彩绘脸谱、京派剪纸等项目;图片展的主题则为《魅力北京缤纷西城》,展示北京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文景观与现代建筑。
活动中,不少北京市西城区的非遗传承人亲临现场。今年恰逢中国“猴”年,京剧表演《闹天宫》将精彩亮相,戏法《仙人摘豆》的表演者田学明则现场招收徒弟; 作为中国第一个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昆曲,也将与海外观众见面。
据表演者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介绍,昆曲是元末明初南戏发展到昆山一带与当地的音乐、歌舞、语言结合而生成的一个新的声腔剧种,一直享有“婉丽妩媚,一唱三叹”的美誉,堪称戏曲表演艺术的典范。
“希望更多的外国朋友,有机会可以到中国欣赏到全本的昆曲剧目!”,邵天帅说。
此外,“北京东盟文化之旅”还将安排一系列体验环节,观众们可以亲身感受“京味”药香制作、鼻烟壶内画、泥塑、剪纸、彩绘脸谱等非遗项目。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此类活动,推动北京与新加坡、泰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中国与东盟之间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