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一首歌谣很多人都会唱,"新年到,好热闹。穿新衣,放鞭炮……",曾经专属于春节的新衣新帽和美味佳肴早已走进咱们的日常生活了。而只有鞭炮,依然坚守在我们的春节记忆中。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总能唤起我们很多人心中关于春节那份的期待和兴奋!
但是出于空气污染和消防安全的考虑,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烟花爆竹的禁限放措施。越来越少的鞭炮声是否让您对春节的期待没了着落?沿袭千年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当中将怎样变迁?
大年初一,秦皇岛的胡先生在自家门口燃放起了鞭炮:好热闹的胡先生发现,今年和他一起放鞭炮的邻居越来越少。
而家住南昌青山湖区的王女士说,这几年春节,家里都是用鲜花代替爆竹,她觉得这样更有一些喜庆的色彩,而且平时放烟花的话会感觉空气污染特别严重。
雾霾频发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远离烟花爆竹。青岛市环保局近日的一项调查显示,54.7%的人支持禁放,32.6%的人支持限放。
今年,河北、江西、安徽等多地继续实施烟花爆竹的限放措施。青岛市则首次设置烟花爆竹燃放"熔断"条件。
青岛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处长王珉介绍,在过年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如果发生了重污染天气过程,那么从保护市民健康的角度来出发,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特别需要广大市民停止这样一个燃放的行为。
禁限放措施,让烟花爆竹市场冷清了许多。秦皇岛市烟花爆竹经销商邱玉磊说,现在允许燃放的时间大幅缩短,零售点位置又偏僻,让他们很多经营者大呼折腾不起,他坦言现在这个行业不怎么挣钱,“比方说180进的就卖200块钱,就算挣个辛苦钱吧。”
江西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外联部经理张国胜介绍,“以往的话,我们在国庆节、春节这两个大型节日,在全国各地的燃放量都在4000万左右,现在的燃放起码减少了一半以上,市场冲击相当大”。
安徽马鞍山采石镇卖烟花的计师傅告诉记者,传统烟花爆竹销量是一年不如一年,今年进了10多箱,只卖了3、4箱,跟以往比差多了,他今年适当进了些电子鞭炮。
我国春节燃放鞭炮的传统已有1500多年,记者调查发现,让文化与习俗轻易改变也并非易事。
在采访中,有市民对记者表示,“如果过年不能放鞭炮,我会很失望的,觉得特别没有意思”。“现在那么多车,平常不放,雾霾不也一样厉害,说烟花爆竹有危险,那汽车还出事故,是不是也要禁止开车”?
青岛市公安局治安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违规燃放配有处罚措施,但凭现有警力无法全面监管,而且执行处罚阻力很大。为什么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执行效果差强人意?国家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黄茶香表示,规定本身出台的科学性要让群众信服。黄茶香说,抛开是否支持燃放,首先应对烟花爆竹和空气污染之间的联系进行科学全面评估。她说,2013年国家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门就此进行实验。在同一个4.5立方米房间内,先后点燃5毫升汽油、5号毫升柴油、10根香烟和两种传统烟花火药各1克。5毫升的汽油产生的PM2.5是39.71毫克,柴油是23.75毫克,香烟的烟气是8.04毫克,烟花爆竹高的28.96毫克,低的是19.32毫克,还测了新型环保的烟花产品,也是选了两个样本,产生的PM2.5是5.68和1.70毫克。全国每年烟花爆竹用的烟火药总消费量20万吨,产生的PM2.5总量是4000吨,相当于12万吨汽油和20万吨的柴油,全国一年消费的汽油量是多少?它的量是汽油的几千分之一。
秦皇岛市民俗研究专家王海津认为,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习俗要在一朝一夕改变肯定不现实,要善于运用法律、市场和行政的多重手段,加强对源头和中间环节的治理。虽然鞭炮问题对于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危害客观存在,但治理鞭炮问题却也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相反应当尊重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以法律为基础,以教育引导为主,循序渐进地推动鞭炮治理。
去年,江西省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淘汰了394家烟花爆竹企业,推动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江西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外联部经理张国胜告诉记者,他们将让环保型烟花爆竹达到总产量的70%到80%,既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又确保烟花色彩亮丽、鞭炮声音不刺耳。
张国胜介绍,“第一我们采用无硫发射药;第二的话,按照国家标准那个药量减少,产品现在注重于小型;第三个的话,向这个冷光无烟发展”。
合肥市民李斯杨现在正在老家陪父母过年,她说,虽然燃放烟花爆竹的传统没有放弃,但是改变已经悄然出现。“也就是大年初一的中午放一串,意思一下,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买很多,很长的,放完之后也会把它大概清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