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一当天,周庄古镇在古牌楼前举行声势浩大的传统“打春牛”民俗活动。周庄的“打春牛”年俗有着两层含义,一是反映农民祈求丰收的愿望,二是提示人们,季节不等人,过了春节,紧张的春耕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提早作好准备。 周旅 摄
海内外游人入乡随俗,竞相效仿,拍拍牛头,摸摸牛肚,讨个好彩头,沾个好福气。 周旅 摄
中新网南京2月8日电 (黄莹)爆竹声中一岁除,万象更新喜迎新。大年初一,九百岁水乡周庄人潮涌动,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水乡,寻找消逝的年俗记忆,体验江南水乡五花八门的迎新年俗。
踏入古镇,小红灯笼挂满枝头,分外喜庆。随着一波更胜一波的锣鼓喧天,龙腾狮跃,头戴红花、喜气洋洋的耕牛、福禄寿三星、八仙等长长的贺春队伍浩浩荡荡而来,传统的“打春牛”迎新活动举行,祭祀、鞭打春牛,争睹的游人竞相效仿,拍拍牛头,摸摸牛肚,讨个好彩头,沾个好福气。
多年研究江南民俗的杨中平说,江南水乡古镇是农耕时代的聚落遗产,具有独特的空间布局、建筑风格和文化传统。江南民俗“打春牛”为的是策励农耕,如今将这一田头民俗放在古镇内,让海内外游客看到了原汁原味的水乡生活,其实是留住历史文化的魂与根。
古牌楼前,百余种土特产铺设的年货大街分外抢手,孩童们则被一旁的糖人、蒸糕等传统美食吸引。袁明星是镇上有名的海棠糕传人,“祖上传下来这门手艺,外层是小麦粉做的皮,里面是豆沙馅,经过烘烤,再撒上饴糖,加上果丝、芝麻等五色点缀,吃口分外香甜。一天能卖掉上千个,大多是冲着儿时的味道来的”。
水乡周庄四面环水,往来皆需舟楫,水上绝活更胜一筹。除了摇快船的喜庆,鱼鹰表演也是袭人眼球,从盐城来的房先生连按快门。只见阿东娴熟的驾驭着鸬鹚船在水面滑行,拿竹篙向船舷一抹,鱼鹰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一会儿钻出水,喉咙里鼓鼓的,阿东抄起网袋,抓住鱼鹰,一条条鱼从鱼鹰嘴滑入网袋。
年过五十的阿东家世代养鱼鹰,虽然现在不靠捕鱼为生,但他6岁就跟着爷爷带着鱼鹰摇船出渔,留下了太多美好回忆,他也将这门手艺传给了儿子。他得意地说,前两天才捕了一条40多斤重的青鱼。
“上头香、走三桥、看大戏”这是周庄人过年的“老三样”,在古戏台喝着阿婆茶,听着曲的沈阿婆开心地说“过年了,放下田头的活,听听戏‘轧轧闹猛’”。而来自东北的小朱则被“全景式”展示演员化妆、排练、扎头盔、穿行头等的后台所吸引,真切感受了一回梨园生活。
“只有不忘传统,又融合时代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才能使更多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好地走向复兴之路”来自湖南的李小姐拿着刚刚自制的桃花坞年画,喜不胜收地说。在贞丰手工艺一条街上,到源丰顺酒作坊学酿酒、在豆浆坊磨豆浆、在糕点屋学蒸糕……游人们玩得不亦乐乎,“水乡年味喜庆十足”。
苏州市旅游局旅游促进处处长王如东表示,水乡是苏州最原始的面貌,也是苏州文化最与众不同的地方。目前,周庄等13个江南古镇已启动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动,一旦获批“世遗”,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及江南特有的文化将会得到更有利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