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特稿:忆故土新年 居他乡迎春——海外侨胞的春节记忆与传承
新华社记者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每年冬去春来时,这童谣里唱的甜蜜和喜庆便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对于旅居海外、结缘异域的华侨华人而言,春节就像寒冬里的一股暖流,在传统和创新的交融中维系着中华文化血脉基因的传承。
难忘传统过年仪式
泰国人瓦撒娜正在孕育的第一个孩子是华侨第四代,也是家族长孙。今年,祖籍潮汕的婆婆告诉她,添丁是大喜事,今年要过得更热闹。
年前第一件事是大扫除,婆婆说这叫“除旧”。这时,家里媳妇只要闲着就会系上围裙,洗洗刷刷,妯娌间互相搭把手,边闲聊边干活。然后是置备年货,除了新衣新鞋,还有糖饼果子,这是最热闹的环节。
写对联本是阿公的专项工作,每到写对联的那天早上,阿公都要沐浴更衣,整理桌子,摆上红纸和笔墨,家里的孩子们像看比武似地围观。后来阿公去世了,家里的春联只能到唐人街买,不过孩子们只要嗅到墨香和婆婆插在观音菩萨像前的香烛味,就知道要过年了。
“天地有正气,庭院沐春风”。这是马来西亚华裔艺术家钟正山为猴年新春写好的对联。出生于1935年的他祖籍广东,七八岁时便开始写春联,延续至今,就因为父亲特别嘱咐过,春节是华侨华人最隆重的节日,写春联、挂灯笼、给长辈拜年等传统习俗一定要世代相承。
然而对海外华侨华人而言,聚齐各种春节元素并非易事,这种遗憾让他们更加珍视传统习俗。
中国侨联青年委员高玮在肯尼亚生活了12年,在他的记忆中,家乡兰州是个黄河穿城而过的美丽城市。他说:“兰州市五泉山香火很旺,按当地风俗,年初一要烧头炷香,祈求来年平安好运,我们一般看完春晚大概12点出发徒步上山,山上烟雾缭绕,人声鼎沸,男女老少都有。”
多年没有回老家过年的高玮说:“自从出国后,家乡大西北冬季节日里的银装素裹、中国红、鞭炮声,还有家人朋友开心的笑脸都会常常浮现在脑海里。”
载歌载舞共度春节
虽然在海外过年,热闹氛围难与国内相比,但同胞们很早就找到了排解寂寞、欢度春节的方法。
已78岁、曾参与中国驻法大使馆筹建工作的汪华老先生说,他最难忘的一次春节是上世纪50年代,有一年,在法中国留学生欢聚一堂,自编自演节目,共度新春,这在当时非常不简单。
如今,这样的欢乐相聚正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世界各地,聚餐酒会、盛装大游行、文艺汇演、春节庙会和文化展览等,都是海外侨胞欢度新春的方式。
加拿大温哥华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陈建春已是知天命之年。他说,在海外也要过丰富多彩的春节,当地华侨华人过年时会举办迎新春大游行,各个华人社团列出方阵、开着彩车,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搞得很热闹。如今,中国国际地位上升,海外华侨华人也受到重视,各国政要在春节期间给华侨华人拜年,让客居海外的他们觉得扬眉吐气。
英国华埠商会节庆事务总监丘玉云告诉记者,伦敦很早就有了庆祝春节的活动,最初只在唐人街小规模开展,后来参加的人多了,活动场地移到唐人街附近的莱斯特广场。2002年,伦敦市中心国家美术馆前的特拉法加广场修建完成后,在这里举行春节庆祝活动便成为伦敦每年非常重要的活动之一。
移居美国已29载的中医针灸师卢林,今年春节将满82岁。回忆在国内过年的童年时光,这位美南江苏总会荣誉会长说,虽然心有思乡愁,但能身穿唐装参加各社团举办的迎春活动,大家一起欣赏民族节目,品尝中国佳肴,聊家常,谈故乡,也令人欣慰。
言传身教代代过年
贴对联、挂灯笼,穿红衣、讨红包,中国年是红色的;闻墨香、喝米酒,吃美食、烧高香,中国年是飘香的;放鞭炮、看春晚、拜大年、送祝福,中国年是喧闹的。中国的孩子记住了这些色、香、声,成人后又教给他们的孩子,这些记忆并不因为居所的改变和生活的起伏而减退。
正如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会长颜安所说,“过年”是中国人的一个特性,永远不会变。哪怕在早已取消农历新年的日本,华侨华人都在工作日里抽出时间,用或简单或复杂的仪式庆祝春节,在回顾“旧事”的同时展望新年。
在日本生活了14年的日中韩国际贸易促进会理事长褚娟说,每年做团圆饭包饺子时,会在饺子馅中放入洗干净的硬币、糖果或小辣椒,并告诉孩子们,吃到硬币代表新年发达,糖果代表新年甜蜜,辣椒则代表新年红红火火。知晓了这些寓意,每年春节孩子们都十分期待吃饺子。最近,她想带孩子回国过年,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习俗的认知。
14岁的法国女孩陈宜月一直喜欢春节过年的感觉。她告诉记者,按惯例,妈妈在春节会请很多朋友到家里聚餐,女士都穿红色衣裙,姥姥姥爷会给她发红包,还有很多好吃的,她特别喜欢美食,所以也很喜欢过年。
陈宜月的母亲来自四川,她说,春节聚餐本是为了让家里老人在法国过年不至于思乡情切,没想到法国老公一下子就爱上了中国年,每年都积极操办,抢着用红灯笼装扮居室,连续几年下来,现在法国朋友们每年都问他们何时过年。去年姥爷去世了,但这个习惯会保留下来。陈妈妈说:“家虽然国际化,本土的记忆却还想留给孩子。”(执笔记者张欣,参与记者李颖、尤东婕、赵博超、江亚平、张永兴、王守宝、丁小溪、许缘、夏晓、尚栩)
原标题:特稿:忆故土新年 居他乡迎春——海外侨胞的春节记忆与传承